“溪行盡日無村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行盡日無村塢”全詩
江風蕭蕭云拂地,山木慘慘天欲雨。
女病妻憂歸意速,秋花錦石誰復數。
別家三月一得書,避地何時免愁苦。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發閬中》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發閬中》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在閬中的生活。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發閬中
譯文:
從前有毒蛇,經過后邊是猛虎,
一路沿著小溪行了一整天也沒有村塢。
江邊的風吹得云層低垂,
山間的樹木因為天快要下雨而顯得凄涼。
我的妻子病了,她因為我快回來而憂慮迫切,
秋天的花朵像錦緞一樣點綴在石頭上,數不清。
我離開家已經三個月,只收到了一封信,
我何時才能離開這個地方,擺脫痛苦?
詩意:
此詩是杜甫寫給遠在家鄉的妻子的信,表達了他在閬中生活的艱辛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危險,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妻子的思念和回家的渴望。詩中的景物描寫凄涼,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苦悶。
賞析:
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敘事詩人之一,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深受后人的推崇。在這首詩中,杜甫通過描繪自己在閬中的生活,反映了他內心的掙扎和不安。他對妻子的思念和對家鄉的思念貫穿整篇詩,表達了他渴望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愿望。
詩中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通過描繪毒蛇、猛虎、云霧和雨水等自然景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身處險境和無奈的心情。同時,作者還通過描寫妻子的病痛和自己長期與妻子分離的遭遇,表達了對妻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而清晰的語言描述了詩人的心境,使讀者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他內心的苦悶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家庭生活,杜甫展示了他作為一個詩人和家庭成員的身份,以及他與外界環境的關系。這首詩表現出了杜甫真實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溪行盡日無村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láng zhōng
發閬中
qián yǒu dú shé hòu měng hǔ, xī xíng jǐn rì wú cūn wù.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盡日無村塢。
jiāng fēng xiāo xiāo yún fú dì,
江風蕭蕭云拂地,
shān mù cǎn cǎn tiān yù yǔ.
山木慘慘天欲雨。
nǚ bìng qī yōu guī yì sù, qiū huā jǐn shí shuí fù shù.
女病妻憂歸意速,秋花錦石誰復數。
bié jiā sān yuè yī de shū, bì dì hé shí miǎn chóu kǔ.
別家三月一得書,避地何時免愁苦。
“溪行盡日無村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