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岸樓臺西岸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岸樓臺西岸山”全詩
紅塵不到滄波上,僧與白云相共閑。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湘西寺觀瀾軒》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西寺觀瀾軒》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岸樓臺西岸山,
瀟湘一片在中間。
紅塵不到滄波上,
僧與白云相共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色優美的畫面,以湘西的一座寺廟為背景。東側是樓臺,西側是連綿的山巒,而在它們之間流淌著湘江的水。湘江在山水之間靜靜流淌,將喧囂的塵世隔絕在滄波之外,讓僧人與白云共同享受寧靜與寬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了湘西寺廟的景色,通過描繪江水、山巒和樓臺,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紅塵喧囂與僧人與白云的寧靜對立起來,強調了僧人在這片寧靜的環境中的閑適生活。
詩人以湘西的山水寺廟為背景,通過表達寧靜與閑適的意境,傳達了追求心靈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情感。詩中的“紅塵不到滄波上”一句,暗示了僧人在這個清幽的環境里逃離了世俗的喧囂和紛擾,與自然相融、與宇宙相通。與白云共同閑適,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僧人的生活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寧靜、閑適生活的追求,并通過景色的描繪傳遞出一種清幽、超然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山水與心靈的合一。同時,詩中使用的意象簡潔明了,語言簡練,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體現了宋代詩歌追求簡約、淡泊的特點。
“東岸樓臺西岸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xī sì guàn lán xuān
湘西寺觀瀾軒
dōng àn lóu tái xī àn shān, xiāo xiāng yī piàn zài zhōng jiān.
東岸樓臺西岸山,瀟湘一片在中間。
hóng chén bú dào cāng bō shàng, sēng yǔ bái yún xiāng gòng xián.
紅塵不到滄波上,僧與白云相共閑。
“東岸樓臺西岸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