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不換錦宮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布衣不換錦宮袍”全詩
腹有別腸能貯酒,天生左手慣持螯。
蠅隨驥尾宜千里,鶴在雞群亦九皋。
賢似屈平因獨醒,不禁憔悴賦離騷。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飲中》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飲中》
布衣不換錦宮袍,
刺骨清寒氣自豪。
腹有別腸能貯酒,
天生左手慣持螯。
蠅隨驥尾宜千里,
鶴在雞群亦九皋。
賢似屈平因獨醒,
不禁憔悴賦離騷。
中文譯文:
穿著布衣不愿換上錦繡宮廷的袍服,
寒冷刺骨的氣候使我自豪。
胃中有異于常人的容量可以貯存酒,
我天生習慣用左手握持螯。
蠅雖然追隨驥馬的尾巴也可飛千里,
鶴即使身處雞群之中也能立于九皋之上。
我像屈平一樣因為獨自醒悟而有智慧,
無法禁止地憔悴著,寫下離別的悲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飲中》是宋代詩人戴復古所作,通過自我表達展現了一種獨立自主、清高自負的精神態度。
首先,詩人表達了自己寧愿穿著普通布衣而不愿換上錦繡宮廷袍服的態度。這是一種對物質財富的淡漠和超脫,體現了他內心深處對于真正的自我價值的追求。
其次,詩人在寒冷的環境中感到刺骨清寒,卻并不讓他覺得痛苦,反而使他自豪。這里的清寒寓意著一種純凈和堅韌,他通過承受寒冷來鍛煉自己的意志和品格。
詩中提到的腹中有別于常人的腸子可以貯存酒,表明詩人具有超越常人的才華和魄力。他天生習慣用左手握持螯,象征著他與眾不同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接下來,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將蠅隨驥尾、鶴在雞群中分別作為形容自己的意象。蠅隨驥尾宜千里,表達了他自信的態度,即使身處卑微,也能追求卓越;而鶴在雞群中九皋,意味著他具備超凡脫俗的品質和卓越的才華。
最后,詩人以自比屈原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因為獨自覺醒而有智慧,但這種覺醒也帶來了疲憊和離別的悲傷。這里的屈平指的是屈原,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代表作是《離騷》。通過與屈原的自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在追求真理和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整首詩詞通過表達詩人個性獨立、堅韌不拔的精神態度,傳遞了對物質追求的超越和對自我價值的追求。詩人展現了對物質財富的淡漠和超脫,以及對寒冷環境的堅韌和自豪。他通過比喻和自我對比,強調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華和品質,并以屈原為例,表達了對智慧的追求和付出的代價。
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的一種精神追求,即獨立自主、超越塵世的價值觀。對于讀者來說,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自信和堅韌,以及對真理和智慧的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一種獨立自主、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布衣不換錦宮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zhōng
飲中
bù yī bù huàn jǐn gōng páo, cì gǔ qīng hán qì zì háo.
布衣不換錦宮袍,刺骨清寒氣自豪。
fù yǒu bié cháng néng zhù jiǔ, tiān shēng zuǒ shǒu guàn chí áo.
腹有別腸能貯酒,天生左手慣持螯。
yíng suí jì wěi yí qiān lǐ, hè zài jī qún yì jiǔ gāo.
蠅隨驥尾宜千里,鶴在雞群亦九皋。
xián shì qū píng yīn dú xǐng, bù jīn qiáo cuì fù lí sāo.
賢似屈平因獨醒,不禁憔悴賦離騷。
“布衣不換錦宮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