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覺山光侵酒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覺山光侵酒綠”全詩
但覺山光侵酒綠,不知日腳染溪紅。
控臨縹緲疑無地,指點虛無欲馭風。
誰遣玉蟾催騎吹,歸來人影在朦朧。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
雙旌暮卷小舂容,
畫棟云生笑語中。
但覺山光侵酒綠,
不知日腳染溪紅。
控臨縹緲疑無地,
指點虛無欲馭風。
誰遣玉蟾催騎吹,
歸來人影在朦朧。
中文譯文:
雙旌在黃昏時卷起,小舂容的面容。
畫棟之間云霧涌動,笑語飄蕩其中。
只覺得山光侵入酒色中,不知道日光的腳步染上了溪水的紅色。
站在高樓之上,感覺虛無縹緲,仿佛沒有地方可以依托,
指點迷茫,企圖駕馭風。
誰召喚著玉蟾,催促著騎手吹響號角,
歸來時的人影在朦朧中若隱若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作品。詩人以南樓宴集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抒發,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
詩中以雙旌、小舂容、畫棟、云、笑語等形象描繪了南樓宴集的熱鬧景象,展現了場景的喜慶和歡樂。然而,詩人在山光侵入酒色中的感嘆中,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憂傷之情。他感到時間的流動不可阻擋,日月如梭,而自己卻無法抵擋歲月的磨礪。
詩人站在高樓之上,感嘆自己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面對虛無縹緲的世界,他試圖指點迷津,駕馭風云,尋求一種超越塵世的力量和歸宿。然而,他認識到這是一種幻想,誰也無法駕馭時光和命運的輪回。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玉蟾和騎手的形象,玉蟾象征著月亮,騎手吹響的號角象征著時光的流轉。詩人希望有人能夠召喚玉蟾,催促時間的流轉,但歸來時的人影卻在朦朧中若隱若現,又增添了一層神秘感和遙遠感。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超越塵世和命運的追求。同時,詩中的虛無和迷茫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之情,給人一種深遠而微妙的藝術享受。
“但覺山光侵酒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ī jùn ān fǔ jiǔ rì nán lóu yàn jí
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
shuāng jīng mù juǎn xiǎo chōng róng, huà dòng yún shēng xiào yǔ zhōng.
雙旌暮卷小舂容,畫棟云生笑語中。
dàn jué shān guāng qīn jiǔ lǜ, bù zhī rì jiǎo rǎn xī hóng.
但覺山光侵酒綠,不知日腳染溪紅。
kòng lín piāo miǎo yí wú dì, zhǐ diǎn xū wú yù yù fēng.
控臨縹緲疑無地,指點虛無欲馭風。
shuí qiǎn yù chán cuī qí chuī, guī lái rén yǐng zài méng lóng.
誰遣玉蟾催騎吹,歸來人影在朦朧。
“但覺山光侵酒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