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家得圣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承家得圣人”全詩
階庭天下養,壺嶠海中春。
四葉斑衣樂,三加玉冊新。
壽宮如帝所,何必上霄晨。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六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六首》
中文譯文:
與子傳神器,承家得圣人。
階庭天下養,壺嶠海中春。
四葉斑衣樂,三加玉冊新。
壽宮如帝所,何必上霄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創作的《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六首》之一。整首詩以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太上皇帝的深深思念和對其卓越才德的贊美。
詩的前兩句寫道:“與子傳神器,承家得圣人。”“與子”指的是太上皇帝,作者認為太上皇帝是傳承了神圣的器物,成為了家族中的圣人。這里的“神器”可以理解為太上皇帝所代表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而“圣人”則指其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太上皇帝的治理之道:“階庭天下養,壺嶠海中春。”“階庭”是指皇帝的宮闕,意味著太上皇帝在宮廷中以天下萬民為依托,養育和照顧著整個國家。而“壺嶠”則是指皇帝的居所,象征著其在海中猶如春天一般充滿生機和活力。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四葉斑衣樂,三加玉冊新。”這里的“四葉斑衣”指的是太上皇帝的服飾,象征其尊貴和威嚴。而“三加玉冊”則是指皇帝的封號和冊文,表明太上皇帝在位期間獲得了三次加封,地位崇高。整句表達了太上皇帝在榮耀和權力方面的輝煌。
最后一句“壽宮如帝所,何必上霄晨。”表達了作者對太上皇帝的祝福和勸勉。這句話意味著太上皇帝在壽宮中享受著帝王般的榮華富貴,已經達到了極致,不需要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贊美了太上皇帝的才德和功績,表達了作者對其的無盡思念和敬仰之情。通過描繪太上皇帝的形象和事跡,詩中蘊含了對權力與榮耀的思考和反思,表達了對內心深處真正價值的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賦予了詩句更深層次的意義,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承家得圣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nǐ tài shàng huáng dì wǎn gē cí liù shǒu
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六首
yǔ zi chuán shén qì, chéng jiā dé shèng rén.
與子傳神器,承家得圣人。
jiē tíng tiān xià yǎng, hú jiào hǎi zhōng chūn.
階庭天下養,壺嶠海中春。
sì yè bān yī lè, sān jiā yù cè xīn.
四葉斑衣樂,三加玉冊新。
shòu gōng rú dì suǒ, hé bì shàng xiāo chén.
壽宮如帝所,何必上霄晨。
“承家得圣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