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牽絲罷戲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刻木牽絲罷戲場”全詩
門雖有雀尚廷尉,食已無魚休孟嘗。
虱里趨時真是賊,虎中宣力任為倀。
籬東舍北誰情話,雞語鷗盟意卻長。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請息齋書事》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請息齋書事》
刻木牽絲罷戲場,
祭余雨后兩相忘。
門雖有雀尚廷尉,
食已無魚休孟嘗。
虱里趨時真是賊,
虎中宣力任為倀。
籬東舍北誰情話,
雞語鷗盟意卻長。
中文譯文:
停下雕刻木偶,放下彈絲琴,離開戲院的舞臺,
雨后舉行祭祀,我們彼此忘卻過去。
門上雀鳥雖然還在,被任命為廷尉(官職),
但已沒有魚可供食,孟嘗(古代官職名)已經休息。
在跳蚤之中追逐時光,真是如同賊一般,
在老虎的中間宣揚力量,任由其作亂。
籬笆東邊、舍屋北邊,誰會傳遞情感的話語,
雞的鳴叫與海鷗的盟約,意義卻長久延續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請息齋書事》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所作,通過一系列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觀察。
詩的開頭描述了停下刻木偶、彈絲琴的場景,表明主人公離開了戲劇舞臺的喧囂,進入一種寧靜的狀態。接著,雨后的祭祀活動象征著一種凈化和超越過去的意愿,使得過去的種種困擾和紛爭被遺忘。
接下來的幾句用雀鳥和廷尉的形象,暗喻了社會中的虛名與權勢,指出雖然有外在的榮耀和地位,但實際上已經物質匱乏,生活無望。而"食已無魚休孟嘗"這句,既是對自身困境的抱怨,也可理解為對時局的諷刺。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虱與虎的比喻,揭示了社會中的小人與強權之間的勾結和相互利用。"籬東舍北誰情話"這句,則暗示了社交場合中虛偽的言辭和虛情假意。
最后一句"雞語鷗盟意卻長",以雞和海鷗的形象,表達了真摯情感的穩定和長久。這句話暗示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真誠和真實的情感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運用寓言與象征手法,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真實情感的追求。范成大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將復雜的社會現象和人情世故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刻木牽絲罷戲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ǐng xī zhāi shū shì
請息齋書事
kè mù qiān sī bà xì chǎng, jì yú yǔ hòu liǎng xiāng wàng.
刻木牽絲罷戲場,祭余雨後兩相忘。
mén suī yǒu què shàng tíng wèi, shí yǐ wú yú xiū mèng cháng.
門雖有雀尚廷尉,食已無魚休孟嘗。
shī lǐ qū shí zhēn shì zéi, hǔ zhōng xuān lì rèn wèi chāng.
虱里趨時真是賊,虎中宣力任為倀。
lí dōng shě běi shuí qíng huà, jī yǔ ōu méng yì què zhǎng.
籬東舍北誰情話,雞語鷗盟意卻長。
“刻木牽絲罷戲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