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檣插暮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牙檣插暮沙”全詩
浦云沉斷雁,江雨入昏鴉。
野曠天何近,春寒歲未華。
來朝風一席,隨處且浮家。
分類: 南浦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豫章南浦亭泊舟》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豫章南浦亭泊舟》
繡檻臨滄渚,
牙檣插暮沙。
浦云沉斷雁,
江雨入昏鴉。
野曠天何近,
春寒歲未華。
來朝風一席,
隨處且浮家。
中文譯文:
繡欄臨滄濁的渚邊,
象牙船桅插在夕陽的沙灘。
港灣的云沉重地擋住了斷斷續續的雁陣,
江水的雨混入了昏暗中的烏鴉聲。
茫茫野外的天空何其近,
春天的寒意還未褪去。
迎面而來的微風只能提供一絲安慰,
隨處漂泊的生活是我們的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舟泊在豫章南浦亭的景象。詩人在臨滄濁的渚邊,看到了夕陽下牙船的船桅。港灣的云層擋住了雁陣的聲音,江水的雨混入了烏鴉的叫聲。詩人感嘆野外的天空近在眼前,而春天的寒意依然存在。只有微風拂面,帶來一絲安慰。詩人描述了自己漂泊的生活,隨處流浪的狀態成為他們的家。
賞析:
《豫章南浦亭泊舟》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展現了豫章南浦的壯麗景色和舟泊的場景。通過描寫渚邊的繡欄、牙船、沙灘以及空曠的天空,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對環境的感受。
詩人通過港灣的云層遮擋雁陣和江水的雨混入烏鴉的叫聲,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內心狀態相結合,傳達出一種孤獨和無助的情感。詩人提到春天的寒意還未褪去,暗示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現實的不滿。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微風的歡迎和對漂泊生活的接受,將隨處流浪的狀態視為一種家的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揭示了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微小和無助感,以及對自由和歸屬感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交融,詩人展現了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和對命運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共鳴。
“牙檣插暮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zhāng nán pǔ tíng pō zhōu
豫章南浦亭泊舟
xiù kǎn lín cāng zhǔ, yá qiáng chā mù shā.
繡檻臨滄渚,牙檣插暮沙。
pǔ yún chén duàn yàn, jiāng yǔ rù hūn yā.
浦云沉斷雁,江雨入昏鴉。
yě kuàng tiān hé jìn, chūn hán suì wèi huá.
野曠天何近,春寒歲未華。
lái zhāo fēng yī xí, suí chù qiě fú jiā.
來朝風一席,隨處且浮家。
“牙檣插暮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