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疇方可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農疇方可望”全詩
今朝騎馬怯,平日系船聽。
竹葉垂頭碧,秧苗滿意青。
農疇方可望,客路敢遑寧。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邗邡驛大雨》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邗邡驛大雨》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中文譯文:
暮雨連朝雨,長亭又短亭。
今朝騎馬怯,平日系船聽。
竹葉垂頭碧,秧苗滿意青。
農疇方可望,客路敢遑寧。
詩意和賞析:
《邗邡驛大雨》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大雨中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寫道:“暮雨連朝雨,長亭又短亭。”這里通過連續的雨水,暗示了雨勢的持續和長久。長亭和短亭則象征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這兩句詩揭示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活變幻的感嘆。
接下來的兩句:“今朝騎馬怯,平日系船聽。”表達了詩人在大雨中騎馬出行時的膽怯和平日里乘船的習慣。這里通過描寫詩人的行動,折射出他對逆境的恐懼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竹葉垂頭碧,秧苗滿意青。”描繪了雨后青翠的竹葉和茂盛的秧苗,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繁榮。這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農田豐收的期盼。
最后兩句:“農疇方可望,客路敢遑寧。”表達了詩人對農田的期望和對旅途的不安。農疇指的是農田,詩人希望農田能有好的收成,而他自己則在客路上旅行,感到心神不寧。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大雨中的景象,反映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生活變化、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人生和社會的隱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世界的觀察。
“農疇方可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fāng yì dà yǔ
邗邡驛大雨
mù yǔ lián zhāo yǔ, cháng tíng yòu duǎn tíng.
暮雨連朝雨,長亭又短亭。
jīn zhāo qí mǎ qiè, píng rì xì chuán tīng.
今朝騎馬怯,平日系船聽。
zhú yè chuí tóu bì, yāng miáo mǎn yì qīng.
竹葉垂頭碧,秧苗滿意青。
nóng chóu fāng kě wàng, kè lù gǎn huáng níng.
農疇方可望,客路敢遑寧。
“農疇方可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