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泥已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行泥已深”全詩
伴愁多楚些,吟病獨吳音。
莫怨馬蹄滑,須愁蠶事侵。
梅黃時節是,未可決晴陰。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公安渡江》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公安渡江》
食罷雨方作,起行泥已深。
伴愁多楚些,吟病獨吳音。
莫怨馬蹄滑,須愁蠶事侵。
梅黃時節是,未可決晴陰。
中文譯文:
吃飯剛罷,雨才停下,我起身行路時,泥濘已經很深。
伴著憂愁,有些像楚國的風格,我獨自吟唱著,帶著吳地的音調。
不要怪馬蹄滑,卻要擔心蠶事的侵擾。
梅花已經變黃,現在是時候,但天氣的晴陰還無法確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作品,描繪了一個行人在渡江時的情景和心情。
詩的開頭描述了雨剛停后,行人起身離開,但泥濘的路面給行走帶來了困難,體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艱辛和困擾。
接著,詩人提到了自己內心的憂愁,這種憂愁有些像楚國的風格,表現出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他獨自一人吟唱著,吳音指的是吳地的音調,意味著作者身處異鄉的寂寞和孤獨。
在下一句中,詩人勸告讀者不要怪責馬匹滑倒,而是應該擔心蠶事的侵擾。這里蠶事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生計和生活困境,作者呼吁讀者應該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責怪外在的原因。
最后兩句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天氣的變化。梅黃時節指的是梅花的季節,暗示著春天的來臨。然而,作者卻說這個時節還不能決定天氣的晴雨,暗示著生活中的變數和不確定性。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行人的旅途和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況的思考和感慨,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哲理和對生活的思考。
“起行泥已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ān dù jiāng
公安渡江
shí bà yǔ fāng zuò, qǐ xíng ní yǐ shēn.
食罷雨方作,起行泥已深。
bàn chóu duō chǔ xiē, yín bìng dú wú yīn.
伴愁多楚些,吟病獨吳音。
mò yuàn mǎ tí huá, xū chóu cán shì qīn.
莫怨馬蹄滑,須愁蠶事侵。
méi huáng shí jié shì, wèi kě jué qíng yīn.
梅黃時節是,未可決晴陰。
“起行泥已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