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圓通三鼓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第一圓通三鼓夢”全詩
第一圓通三鼓夢,大千世界一窗燈。
罷參柏子庭前意,權作梅花樹下僧。
飯飽閑行復閑坐,人間有味是無能。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戲贈勤長老》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贈勤長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范成大。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君揮塵演金乘,
我已無心纏葛藤。
第一圓通三鼓夢,
大千世界一窗燈。
罷參柏子庭前意,
權作梅花樹下僧。
飯飽閑行復閑坐,
人間有味是無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范成大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修行境界的向往。他通過與勤長老的戲謔贈詩,表達了自己已經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中提到了金乘、葛藤、圓通、三鼓夢、大千世界、窗燈、柏子庭、梅花樹等意象,展示了作者對佛教和禪宗的思考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厭倦和對修行的向往。詩中的"從君揮塵演金乘"意味著作者已經超越了塵世的束縛,不再被物質紛擾所困擾。"我已無心纏葛藤"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
詩中的"第一圓通三鼓夢,大千世界一窗燈"描繪了作者在修行中達到的境界。"圓通"是佛教術語,表示達到了無我無相的境地;"三鼓夢"則是指作者在修行中體驗到的超脫塵世的境界。"大千世界一窗燈"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的感悟,認識到宇宙之大,人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瞬間。
詩中的"罷參柏子庭前意,權作梅花樹下僧"表達了作者對修行生活的向往。"參柏子庭"是指參禪修行的地方,"梅花樹下僧"則是指修行者的境地。作者希望能夠放下塵世的紛擾,過上清凈寧靜的修行生活。
最后兩句"飯飽閑行復閑坐,人間有味是無能"表達了作者對修行生活的滿足和對塵世的無奈。作者認為修行生活的簡樸和寧靜才是真正有味道的,而塵世的繁華和紛擾只是無能的表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厭倦和對修行境界的向往,展示了他對佛教和禪宗的思考和追求。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的無奈。
“第一圓通三鼓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zèng qín zhǎng lǎo
戲贈勤長老
cóng jūn huī chén yǎn jīn chéng, wǒ yǐ wú xīn chán gé téng.
從君揮塵演金乘,我已無心纏葛藤。
dì yī yuán tōng sān gǔ mèng, dà qiān shì jiè yī chuāng dēng.
第一圓通三鼓夢,大千世界一窗燈。
bà cān bǎi zi tíng qián yì, quán zuò méi huā shù xià sēng.
罷參柏子庭前意,權作梅花樹下僧。
fàn bǎo xián xíng fù xián zuò, rén jiān yǒu wèi shì wú néng.
飯飽閑行復閑坐,人間有味是無能。
“第一圓通三鼓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