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纓濯滄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解纓濯滄浪”全詩
波紋挾月影,搖蕩舞船窗。
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蒼。
長煙界巖腹,浮空余劍鋩。
棹夫三弄笛,跳魚翻素光。
我亦醉夢驚,解纓濯滄浪。
多情芙蕖風,嫋嫋吹鬢霜。
會心有奇賞,天涯此何方?
清潤不立塵,空明滿生香。
過清難久留,俛俯墮渺茫。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風月溫麗》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風月溫麗》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描繪了夜晚泛舟西湖的美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暮艤金龜潭,追隨今夕涼。
波紋挾月影,搖蕩舞船窗。
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蒼。
長煙界巖腹,浮空余劍鋩。
棹夫三弄笛,跳魚翻素光。
我亦醉夢驚,解纓濯滄浪。
多情芙蕖風,嫋嫋吹鬢霜。
會心有奇賞,天涯此何方?
清潤不立塵,空明滿生香。
過清難久留,俛俯墮渺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泛舟西湖的美景。詩人在船上,看到了波紋中的月影,聽到了棹夫的笛聲,感受到了夜晚的涼爽和四周山峰的高聳。他看到了長煙在巖腹中繚繞,感受到了芙蕖風吹拂鬢角的清涼。他感嘆這美景的奇妙,卻也知道這美景難以長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泛舟西湖的美景,通過描繪細節,讓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波紋、月影、笛聲、長煙等,讓詩歌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這美景的感慨和思考,讓詩歌不僅僅是一幅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美的詩篇。
“解纓濯滄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uè shí wǔ rì yè fàn xī hú, fēng yuè wēn lì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風月溫麗
mù yǐ jīn guī tán, zhuī suí jīn xī liáng.
暮艤金龜潭,追隨今夕涼。
bō wén xié yuè yǐng, yáo dàng wǔ chuán chuāng.
波紋挾月影,搖蕩舞船窗。
yè jiǔ sì shān gāo, sōng guì àn yǐ cāng.
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蒼。
cháng yān jiè yán fù, fú kòng yú jiàn máng.
長煙界巖腹,浮空余劍鋩。
zhào fū sān nòng dí, tiào yú fān sù guāng.
棹夫三弄笛,跳魚翻素光。
wǒ yì zuì mèng jīng, jiě yīng zhuó cāng láng.
我亦醉夢驚,解纓濯滄浪。
duō qíng fú qú fēng, niǎo niǎo chuī bìn shuāng.
多情芙蕖風,嫋嫋吹鬢霜。
huì xīn yǒu qí shǎng, tiān yá cǐ hé fāng?
會心有奇賞,天涯此何方?
qīng rùn bù lì chén, kōng míng mǎn shēng xiāng.
清潤不立塵,空明滿生香。
guò qīng nán jiǔ liú, fǔ fǔ duò miǎo máng.
過清難久留,俛俯墮渺茫。
“解纓濯滄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