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頭的皪粘朝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稻頭的皪粘朝露”全詩
稻頭的皪粘朝露,步入明珠翠綱中。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真率會,石湖路中書事》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真率會,石湖路中書事》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壬辰七月十六日清晨,真率會在石湖路上,談論中書之事。
白葛烏紗稱老農,溪南溪北水車風。
稻頭的皪粘朝露,步入明珠翠綱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的場景,詩人范成大與一群朋友在石湖路上相聚,討論著中書之事。詩中還描繪了農民們穿著白色葛布和黑色烏紗,忙碌地在溪南和溪北的水車旁勞作的情景。稻田上的稻穗沾滿了清晨的露水,仿佛步入了明珠般翠綠的世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清晨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鄉村景象。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農民勞作的場景與自然景色相融合,給人一種和諧、寧靜的感覺。詩中的“白葛烏紗”和“溪南溪北水車風”描繪了農民們樸素而勤勞的形象,展現了他們對農田的辛勤耕作。而“稻頭的皪粘朝露,步入明珠翠綱中”則表達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饒,給人一種寧靜和滿足的感受。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作品以描寫鄉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為主題,以清新自然的風格著稱。這首詩詞展現了他對農民勞作和自然美的贊美,同時也傳遞了對寧靜、和諧生活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練的語言,范成大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這個美麗的鄉村世界,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稻頭的皪粘朝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chén qī yuè shí liù rì qīn chén zhēn shuài huì, shí hú lù zhōng shū shì
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真率會,石湖路中書事
bái gé wū shā chēng lǎo nóng, xī nán xī běi shuǐ chē fēng.
白葛烏紗稱老農,溪南溪北水車風。
dào tóu de lì zhān zhāo lù, bù rù míng zhū cuì gāng zhōng.
稻頭的皪粘朝露,步入明珠翠綱中。
“稻頭的皪粘朝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