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發險艱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發險艱會”全詩
鬢凋猶陛戟,心在惜弢弓。
劍履三槐次,樓臺四壁中。
諸郎競文武,不朽是清風。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太保節使趙公挽詞》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保節使趙公挽詞》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結發險艱會,
捐軀跳蕩功。
鬢凋猶陛戟,
心在惜弢弓。
劍履三槐次,
樓臺四壁中。
諸郎競文武,
不朽是清風。
詩意:
這首詩是為了贊頌趙公(趙構)的忠誠和英勇而寫的挽詞。趙公是太保節使,他在歷經危險和艱難的環境中,毅然選擇了捐軀跳躍,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詩中表達了對趙公的敬佩和贊美,以及對他英勇精神的稱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趙公的敬佩和贊美。首句“結發險艱會”描繪了趙公在困難險阻的環境中,決心堅定、毫不動搖的形象。第二句“捐軀跳蕩功”更加強調了他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豪情壯志。
接下來的兩句,“鬢凋猶陛戟,心在惜弢弓”,通過形容趙公鬢發凋零,表達了他經歷歲月滄桑、歷盡磨難的形象。然而,他的心仍然懷念著過去的英勇時刻,心系著弓箭,顯示了他對武勇和軍事的珍視。
“劍履三槐次,樓臺四壁中”這兩句描述了趙公在政治和軍事事務中的卓越才能和豐功偉績。他履歷了三次出使槐州,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決策和戰役,成就斐然。樓臺四壁中則意味著他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
最后兩句“諸郎競文武,不朽是清風”,贊揚了趙公的成就不僅僅是個人的,還包括他的同僚和后人們的共同努力。文武百官爭相競賽,以學問和武功為國家和人民服務,這種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成為永恒的清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趙公忠誠和英勇的贊美,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質、偉大功績和無悔奉獻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對這種精神的推崇。
“結發險艱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bǎo jié shǐ zhào gōng wǎn cí
太保節使趙公挽詞
jié fà xiǎn jiān huì, juān qū tiào dàng gōng.
結發險艱會,捐軀跳蕩功。
bìn diāo yóu bì jǐ, xīn zài xī tāo gōng.
鬢凋猶陛戟,心在惜弢弓。
jiàn lǚ sān huái cì, lóu tái sì bì zhōng.
劍履三槐次,樓臺四壁中。
zhū láng jìng wén wǔ, bù xiǔ shì qīng fēng.
諸郎競文武,不朽是清風。
“結發險艱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