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獨超三昧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座獨超三昧地”全詩
上座獨超三昧地,諾惺庵里證般舟。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謝龔養正送蘄竹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龔養正送蘄竹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范成大。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聲霜曉謾吹愁,
八尺風漪不耐秋。
上座獨超三昧地,
諾惺庵里證般舟。
詩意: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事易變的感慨。詩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對世事的思考。
賞析:
首句“一聲霜曉謾吹愁”,描繪了秋天的清晨,微風吹拂著霜葉,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憂愁情緒。第二句“八尺風漪不耐秋”,通過描寫八尺長的竹杖在秋風中搖擺不定,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暗示了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主題。
第三句“上座獨超三昧地”,表明詩人身處高位,超越了塵世的喧囂和紛擾,進入了一種超脫塵俗的境地。最后一句“諾惺庵里證般舟”,描繪了詩人在虛靜的庵堂中,通過靜觀自我,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達到了一種境界上的升華。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無常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通過修辭手法的運用,詩人展示了自己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內心世界的尋求,以及對人生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上座獨超三昧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gōng yǎng zhèng sòng qí zhú zhàng
謝龔養正送蘄竹杖
yī shēng shuāng xiǎo mán chuī chóu, bā chǐ fēng yī bù nài qiū.
一聲霜曉謾吹愁,八尺風漪不耐秋。
shàng zuò dú chāo sān mèi dì, nuò xīng ān lǐ zhèng bān zhōu.
上座獨超三昧地,諾惺庵里證般舟。
“上座獨超三昧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