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趄屢卻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趑趄屢卻顧”全詩
睥睨無敢前,趑趄屢卻顧。
長繩引籃輿,前挽後推去。
吏士更叫號,作氣欲飛度。
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
須臾氣亦竟,一一汗如雨。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土門》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土門》的中文譯文如下:
污泥汨峻阪,
狠石臥中路。
睥睨無敢前,
趑趄屢卻顧。
長繩引籃輿,
前挽后推去。
吏士更叫號,
作氣欲飛度。
顛墜較分寸,
商略營蹞步。
須臾氣亦竟,
一一汗如雨。
這首詩詞是宋代范成大所作,它描繪了一幅泥濘峻險的土門景象。整首詩以形容詞和動詞為主,展示了一幅生動而有力的畫面。
詩中的"污泥汨峻阪"描述了土門的道路崎嶇坎坷,充滿了泥濘。"狠石臥中路"則表現了路上散落的大石頭,給行人帶來了不便。
接著,詩人以"睥睨無敢前,趑趄屢卻顧"描寫了在這困難的路途中,行人們眼神堅定,毫不退縮,雖然前路困難重重,但仍然堅持向前。
"長繩引籃輿,前挽后推去"表明了行人們通過牽引長繩推動籃輿前進,前面的人拉著繩子,后面的人用力推動,共同克服困難。"吏士更叫號,作氣欲飛度"描述了行人們的士氣高昂,準備奮力沖刺,好像要飛躍過去一樣。
"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表達了行人們在艱難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地探尋著前進的方向,商量著如何邁出每一步。
最后的兩句"須臾氣亦竟,一一汗如雨"描繪了行人們一步步地克服困難,最終到達目的地,汗水如雨般涌出。這些詩句傳達了行人們在挑戰困難中堅韌不拔的精神,展現了他們的毅力和勇氣。
整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表現了人們在面對困難時的堅韌和奮發向前的精神,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普通人民的贊美與敬意。
“趑趄屢卻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ǔ mén
土門
wū ní mì jùn bǎn, hěn shí wò zhōng lù.
污泥汨峻阪,狠石臥中路。
pì nì wú gǎn qián, zī jū lǚ què gù.
睥睨無敢前,趑趄屢卻顧。
zhǎng shéng yǐn lán yú, qián wǎn hòu tuī qù.
長繩引籃輿,前挽後推去。
lì shì gèng jiào hào, zuò qì yù fēi dù.
吏士更叫號,作氣欲飛度。
diān zhuì jiào fēn cùn, shāng lüè yíng kuǐ bù.
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
xū yú qì yì jìng, yī yī hàn rú yǔ.
須臾氣亦竟,一一汗如雨。
“趑趄屢卻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