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更了程書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來更了程書債”全詩
吏兵窸窸番更後,樓閣崔嵬欲暝時。
有露冷螢猶照草,無風驚雀自遷枝。
歸來更了程書債,目眚昏花燭穗垂。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晚步宣華舊苑》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晚步宣華舊苑》
喬木如山廢苑西,
古溝疏水靜鳴池。
吏兵窸窸番更后,
樓閣崔嵬欲暝時。
有露冷螢猶照草,
無風驚雀自遷枝。
歸來更了程書債,
目眚昏花燭穗垂。
中文譯文:
高大的喬木宛如山巒一般拔地而起,遺棄的宣華苑位于西邊,
古老的溝渠和稀疏的水潺潺地流過池塘。
官吏和士兵匆匆離去,夜幕將至時樓閣顯得崎嶇不平。
清涼的露水冷冷地灑落在草地上,微弱的螢火仍然照亮著。
沒有風吹動,鳥兒驚慌地自遷枝頭。
歸來后,我再次處理了繁瑣的公務,目光昏花地凝視著燭花和垂下的穗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荒廢的宣華苑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物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深沉的寂寥和哀愁之情。
詩中的喬木高大如山,暗示著曾經的繁榮和壯麗,而現在的宣華苑卻荒廢不堪,與喬木形成鮮明對比。古溝和疏水的描繪,使詩中的環境更加清晰,靜謐的池塘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詩中的吏兵匆匆離去,樓閣顯得崎嶇不平,暗示了朝代的更迭和政治的動蕩。這里的時間是黃昏時分,暮色漸漸降臨,樓閣的輪廓逐漸模糊,給人一種憂郁和不安的感覺。
詩中的螢火和鳥兒的描繪,強調了宣華苑的荒涼和寂寥。冷落的景象中,微弱的螢火仍然照亮著,這種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希望。
最后兩句詩中的歸來和處理債務,以及昏花的目光和垂下的穗子,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疲憊。這些描寫使整首詩更加凄涼,呈現出一種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深切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凄涼的景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考。
“歸來更了程書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bù xuān huá jiù yuàn
晚步宣華舊苑
qiáo mù rú shān fèi yuàn xī, gǔ gōu shū shuǐ jìng míng chí.
喬木如山廢苑西,古溝疏水靜鳴池。
lì bīng xī xī fān gèng hòu, lóu gé cuī wéi yù míng shí.
吏兵窸窸番更後,樓閣崔嵬欲暝時。
yǒu lù lěng yíng yóu zhào cǎo, wú fēng jīng què zì qiān zhī.
有露冷螢猶照草,無風驚雀自遷枝。
guī lái gèng le chéng shū zhài, mù shěng hūn huā zhú suì chuí.
歸來更了程書債,目眚昏花燭穗垂。
“歸來更了程書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