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子規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暮子規少”全詩
兩山多布水,一島幾柴扉。
蚓吐無窮壤,人地不斷磯。
巴陽昨夜雨,灘上水先肥。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云安縣》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云安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范成大。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黃昏,杜鵑鳥鳴聲稀少,
太陽斜斜地落下,紅色的鵠鳥飛翔。
兩座山巒之間有許多溪水,
一座小島上有幾戶人家的門扉。
蚯蚓吐出無盡的肥沃泥土,
人與土地緊密相連,不斷共生。
昨晚,巴陽地區下了一場雨,
灘涂上的水早已變得豐沛肥沃。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黃昏的景象,以及與人與土地的關系。作者通過描繪季節的變化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土地的熱愛。詩中的景物細致生動,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饒,同時也表達了人與土地息息相關的情感。
賞析:
范成大的《云安縣》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宋代田園風光的一幅美麗畫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春暮、子規、紅鵠、兩山多布水等,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大自然的美妙。詩中還融入了對人與土地關系的思考,通過描寫蚯蚓吐出肥沃泥土和人地緊密相連的場景,表達了對土地的依賴和對農耕文化的贊美。
整首詩詞節奏流暢,意境清新,充滿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可以從中體味到宋代人對土地和農耕文化的重視。
“春暮子規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n ān xiàn
云安縣
chūn mù zǐ guī shǎo, rì xié hóng gǔ fēi.
春暮子規少,日斜紅鵠飛。
liǎng shān duō bù shuǐ, yī dǎo jǐ chái fēi.
兩山多布水,一島幾柴扉。
yǐn tǔ wú qióng rǎng, rén dì bù duàn jī.
蚓吐無窮壤,人地不斷磯。
bā yáng zuó yè yǔ, tān shàng shuǐ xiān féi.
巴陽昨夜雨,灘上水先肥。
“春暮子規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