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聲留客夜翻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聲留客夜翻盆”全詩
不辭客路春泥滑,且足秧田舊水痕。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鰻井》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鰻井》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決甃神通未易論,
雨聲留客夜翻盆。
不辭客路春泥滑,
且足秧田舊水痕。
中文譯文:
在決定誰具備非凡才能的問題上,很難有明確的答案,
雨聲滂沱使客人留宿夜晚。
無論客人是否愿意經過泥濘的春路,
我愿意沉浸在田間舊水痕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鰻井》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才能的看法以及對于自然的熱愛和追求。
第一句“決甃神通未易論”,表明了作者對于判斷才能的困難。決定誰具備非凡才能是一件難題,很難有明確的答案。這句詩借才能之難以評判來暗喻人才的珍貴和稀缺。
第二句“雨聲留客夜翻盆”,描繪了夜晚雨聲滂沱,客人被迫留宿的情景。雨聲翻滾如盆一般,形象地表現了大雨傾瀉的景象。這句詩通過自然的描寫,展現出作者對于自然的敏感和熱愛。
第三句“不辭客路春泥滑”,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險,不計較客路泥濘的態度。無論客人是否愿意經過泥濘的春路,作者都不介意,展現了他樂觀堅韌的品質。
最后一句“且足秧田舊水痕”,表達了作者對于田園生活和自然的向往。作者愿意沉浸在田間舊水痕之中,體驗田園的寧靜與美好。這句詩描繪了作者對于自然環境的追求和對于平凡生活的贊美。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為背景,通過對于才能、自然和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才能的珍視、對于自然的熱愛以及對于簡單生活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雨聲留客夜翻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n jǐng
鰻井
jué zhòu shén tōng wèi yì lùn, yǔ shēng liú kè yè fān pén.
決甃神通未易論,雨聲留客夜翻盆。
bù cí kè lù chūn ní huá, qiě zú yāng tián jiù shuǐ hén.
不辭客路春泥滑,且足秧田舊水痕。
“雨聲留客夜翻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