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梅飄粉暮寒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梅飄粉暮寒深”全詩
繁杏鎖紅春意淺,晚梅飄粉暮寒深。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上沙》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上沙》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水邊犬吠隔疏林,
籬落蕭森日半陰。
繁杏鎖紅春意淺,
晚梅飄粉暮寒深。
中文譯文:
狗在水邊吠叫穿過稀疏的林木,
籬笆院落中,寂靜的日影遮了一半。
茂盛的杏花鎖住紅色的春意淺,
晚梅飄落如粉末,夜幕的寒意更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通過描寫水邊的狗吠、籬笆院落、杏花和晚梅,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的水邊犬吠隔疏林,籬落蕭森日半陰,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景象。水邊的狗吠聲穿過稀疏的林木回蕩,籬笆院落中的日影隨著樹木的稀疏而變得陰暗。這些描寫傳達出作者對靜謐環境的體驗,同時也暗示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和諧。
接著,詩中出現了繁杏鎖紅春意淺的描寫,杏花的盛開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但詩中提到鎖住的紅春意淺,暗示著春意尚未完全展開,仍然是初春的時節。
最后兩句晚梅飄粉暮寒深,表現了詩人對寒冷冬夜的描繪。晚梅飄落,如粉末一般輕柔,暗示著寒冷的冬夜仍然存在。詩人以晚梅的凋零來表達對季節變遷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生命短暫和歲月流轉的思考。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的象征意義,詩人傳達了他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范成大細膩的筆觸和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晚梅飄粉暮寒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hā
上沙
shuǐ biān quǎn fèi gé shū lín, lí luò xiāo sēn rì bàn yīn.
水邊犬吠隔疏林,籬落蕭森日半陰。
fán xìng suǒ hóng chūn yì qiǎn, wǎn méi piāo fěn mù hán shēn.
繁杏鎖紅春意淺,晚梅飄粉暮寒深。
“晚梅飄粉暮寒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