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旃勿重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舍旃勿重陳”全詩
欻然化蒼狗,俄頃成章蓋。
達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
舍旃勿重陳,百年等銷壞。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無題二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無題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原文:
世事如浮云,飄忽不相待。
欻然化蒼狗,俄頃成章蓋。
達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
舍旃勿重陳,百年等銷壞。
中文譯文:
世事猶如浮云,飄忽不等待。
突然間化為蒼狗,轉眼成為塵埃。
達觀之人聽兩行詩,愚昧之人卻有多種態度。
應該舍棄過時的瑣事,不要重復陳述,因為百年過去,一切都會消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世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間萬物的深思。作者以浮云比喻世事的瞬息變幻和無常性,暗示人生的短暫和不可預測性。他用"化蒼狗"來形容時間的飛逝,突顯了人生的瞬息即逝。而"成章蓋"則表達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事物的發展進程。
詩的下半部分,秦觀通過對達觀者和愚昧者的對比,表達了對人們對待人生的態度的思考。達觀之人能夠從短短的兩行詩中領悟到深刻的哲理,而昧者則對此視而不見,有多種不同的態度。這反映了人們對于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程度不同。
最后兩句"舍旃勿重陳,百年等銷壞",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他呼吁人們應該舍棄瑣事,不要重復陳述過時的觀點和經歷,因為百年過去,一切都會逐漸消失和遺忘。這句話傳達了秦觀對于人生短暫性和無常性的思考,以及對于珍惜當下的提醒。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的短暫與無常,以及人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它呼喚人們要達觀面對人生的變幻和流逝,珍惜當下,不要被瑣事所困擾,把握人生的真諦。
“舍旃勿重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èr shǒu
無題二首
shì shì rú fú yún, piāo hū bù xiāng dài.
世事如浮云,飄忽不相待。
chuā rán huà cāng gǒu, é qǐng chéng zhāng gài.
欻然化蒼狗,俄頃成章蓋。
dá guān tīng liǎng xíng, mèi zhě nǎi duō tài.
達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
shě zhān wù zhòng chén, bǎi nián děng xiāo huài.
舍旃勿重陳,百年等銷壞。
“舍旃勿重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