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銘旌數尺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得銘旌數尺題”全詩
一生勤苦成何事。
只得銘旌數尺題。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陳用之學士挽詞》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陳用之學士挽詞》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牢落公車待詔時,
白頭掌故更棲棲。
一生勤苦成何事,
只得銘旌數尺題。
中文譯文:
當我被囚禁在官車中等待詔令時,
我已年邁白發,卻仍憂心忡忡。
一生的辛勤努力都成了何事呢?
只能在數尺長的墓志銘上題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秦觀寫給陳用之的挽詞。陳用之是宋代的一位學士,他在官場上歷經坎坷,最終功成名就。然而,在他晚年的時候,他卻因被牽連入獄而被囚禁在公車中等待詔令。詩中的牢落公車形象地描繪了他的困境和無奈。
詩中的“白頭掌故更棲棲”表達了陳用之年事已高,白發蒼蒼,而且對過去的事情憂心忡忡,不得安寧。他一生的辛勤努力似乎都成了徒勞,最終只能在墓志銘上留下幾寸的字跡,記錄他的一生。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陳用之的敬意和追思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官場的殘酷和無常。它呈現出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即使是有才干、勤奮努力的人也難以掌控自己的命運。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陳用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遺憾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不易。它通過對陳用之的描繪,傳達了對人生的深思和對命運的思考。
“只得銘旌數尺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yòng zhī xué shì wǎn cí
陳用之學士挽詞
láo luò gōng chē dài zhào shí, bái tóu zhǎng gù gèng xī xī.
牢落公車待詔時,白頭掌故更棲棲。
yī shēng qín kǔ chéng hé shì.
一生勤苦成何事。
zhǐ de míng jīng shù chǐ tí.
只得銘旌數尺題。
“只得銘旌數尺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