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理共古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理共古今”全詩
林間鳥驚棲,豈獨傷客心。
物亦有代謝,此理共古今。
鄰父縮新醅,林下邀同斟。
癡兒踏吳歌,婭奼足訛音。
日落相攜手,涼風快虛襟。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物》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物》
作者:秦觀(宋代)
中文譯文:
坐投林下石,秋聲出疏林。
林間鳥驚棲,豈獨傷客心。
物亦有代謝,此理共古今。
鄰父縮新醅,林下邀同斟。
癡兒踏吳歌,婭奼足訛音。
日落相攜手,涼風快虛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秦觀的《秋興九首》系列中的第三首,以模仿韋應物的風格而創作。詩人在秋天的林中坐在石頭上,聽著秋天的聲音從稀疏的樹林中傳出。鳥兒在樹林間突然驚飛,不僅令鳥兒感到驚慌,也觸動了詩人內心的傷感。
詩人從鳥兒驚飛引發的思考中,表達了物質世界的變遷和代謝,這個道理貫穿古今。正如釀酒的鄰居縮新酒,詩人在林下邀請他一起喝酒,共同品味秋天的美景。癡兒踏著吳歌(指吳地的歌曲)唱歌,婭奼(指女子)的腳步卻唱錯了節奏,這描繪了一個富有生動和趣味的場景。
最后兩句描述了夕陽西下時,詩人與伙伴們手牽著手一同欣賞,涼風吹拂著虛襟(衣襟),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整首詩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物質變遷的思考,以及對友誼和美好時刻的珍視。詩意深邃,意境清雅,充滿了詩人獨特的感悟和情感表達。
“此理共古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ìng jiǔ shǒu qí sān nǐ wéi yìng wù
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物
zuò tóu lín xià shí, qiū shēng chū shū lín.
坐投林下石,秋聲出疏林。
lín jiān niǎo jīng qī, qǐ dú shāng kè xīn.
林間鳥驚棲,豈獨傷客心。
wù yì yǒu dài xiè, cǐ lǐ gòng gǔ jīn.
物亦有代謝,此理共古今。
lín fù suō xīn pēi, lín xià yāo tóng zhēn.
鄰父縮新醅,林下邀同斟。
chī ér tà wú gē, yà chà zú é yīn.
癡兒踏吳歌,婭奼足訛音。
rì luò xiāng xié shǒu, liáng fēng kuài xū jīn.
日落相攜手,涼風快虛襟。
“此理共古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