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風與暮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風與暮蟬”全詩
曉風與暮蟬,自與時節爭。
獨客辭故鄉,推車謁梁城。
梁城道迢虎,區區役吾生。
不如歸舊山,藜藿安性情。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秋興九首其二擬孟郊》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秦觀所作的《秋興九首其二擬孟郊》。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曉風有暴信,
暮蟬無好聲。
曉風與暮蟬,
自與時節爭。
獨客辭故鄉,
推車謁梁城。
梁城道迢虎,
區區役吾生。
不如歸舊山,
藜藿安性情。
中文譯文:
清晨的風傳來狂暴的消息,
傍晚的蟬聲卻不再美妙。
清晨的風和傍晚的蟬,
彼此爭奪著時節的主宰權。
孤身的旅客離開故鄉,
推著車輦向梁城前進。
通往梁城的道路彎曲險惡,
微不足道地消耗著我的生命。
與其如此,不如回歸故山,
在簡樸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安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人以秋風和蟬鳴為象征,表達了時節更迭和人生變遷的無常性。清晨的風聲猛烈而不穩定,與傍晚的蟬聲相比顯得不那么美好和持久。這種對比反映了人生中的起伏和不確定性。
接下來,詩人以獨自離鄉的旅客形象出現,他推車前往梁城,途中經歷著困難和辛勞。梁城的道路曲折險峻,對詩人的生命造成了微小但不可忽視的消耗。詩人通過這一描寫,抒發了對于艱難旅途和生活的疲憊和不滿。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歸屬和追求。他認為與其在梁城辛苦奔波,不如回歸到熟悉的故山。在簡樸的生活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安逸和滿足。
這首詩詞通過秋天的景象和旅途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于人生變遷的思考和對于安寧生活的向往。整體氛圍較為憂郁,展現了秋天的寂寥和人生的無奈,同時也傳遞了對于回歸本真、追求內心寧靜的心聲。
“曉風與暮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ìng jiǔ shǒu qí èr nǐ mèng jiāo
秋興九首其二擬孟郊
xiǎo fēng yǒu bào xìn, mù chán wú hǎo shēng.
曉風有暴信,暮蟬無好聲。
xiǎo fēng yǔ mù chán, zì yǔ shí jié zhēng.
曉風與暮蟬,自與時節爭。
dú kè cí gù xiāng, tuī chē yè liáng chéng.
獨客辭故鄉,推車謁梁城。
liáng chéng dào tiáo hǔ, qū qū yì wú shēng.
梁城道迢虎,區區役吾生。
bù rú guī jiù shān, lí huò ān xìng qíng.
不如歸舊山,藜藿安性情。
“曉風與暮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