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從烏府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望從烏府重”全詩
望從烏府重,官到鳳池休。
二品追褒峻,千金賻恤優。
縉紳終有恨,王駿不封侯。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中書侍郎挽詞二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書侍郎挽詞二首》
中文譯文:
守道無夷險,如公實寡仇。
望從烏府重,官到鳳池休。
二品追褒峻,千金賻恤優。
縉紳終有恨,王駿不封侯。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創作的《中書侍郎挽詞二首》。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對官場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對個人命運的反思。詩中通過幾個意象和比喻,揭示了守道無私的人在官場中常常會遭遇到的困境和矛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看法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首先,詩人提到"守道無夷險,如公實寡仇",表達了他對官場的理想和追求,認為守正道的人不應該有太多的險阻,而應該受到公正對待。然而,接下來的兩句"望從烏府重,官到鳳池休"則揭示了現實中官場的不公和不平等待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現象的失望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二品追褒峻,千金賻恤優",反映了官場中的晉升和獎賞制度,但隨之而來的是"縉紳終有恨",意味著詩人認識到即使在高位上,也難免會有遺憾和不滿。最后一句"王駿不封侯"則是對個人命運的反思,王駿是一個富有才華的人物,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命運的思考和對功名富貴的懷疑。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官場和個人命運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展現了他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感受。
“望從烏府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shū shì láng wǎn cí èr shǒu
中書侍郎挽詞二首
shǒu dào wú yí xiǎn, rú gōng shí guǎ chóu.
守道無夷險,如公實寡仇。
wàng cóng wū fǔ zhòng, guān dào fèng chí xiū.
望從烏府重,官到鳳池休。
èr pǐn zhuī bāo jùn, qiān jīn fù xù yōu.
二品追褒峻,千金賻恤優。
jìn shēn zhōng yǒu hèn, wáng jùn bù fēng hóu.
縉紳終有恨,王駿不封侯。
“望從烏府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