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氓托絲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蚩氓托絲布”全詩
此去尚應遠,東門已如云。
蚩氓托絲布,相就通殷懃。
可憐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雷陽書事》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雷陽書事》
作者:秦觀
朝代:宋代
雷陽是一個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廣東省陽江市一帶。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寓言式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女子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舊傳日南郡,
傳說南郡的女子們,
野女出成群。
她們如野外的花朵一般聚集在一起。
此去尚應遠,
她們即將離開這里,
東門已如云。
東方的門已經被烏云籠罩。
蚩氓托絲布,
她們是蚩氓(指低下、貧窮的人),
托絲布(指紡織衣物)。
相就通殷懃。
她們相互扶持,共同努力。
可憐秋胡子,
可憐的秋胡子(指年老的男子),
不遇卓文君。
卻沒有遇到像卓文君那樣的賢淑女子。
詩意和賞析:
《雷陽書事》以雷陽女子為象征,描繪了她們雖然貧窮卻堅韌不拔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女子們被描繪成野花般自由自在地聚集在一起,展現了她們的純真和樸素。詩人用"東門已如云"的比喻,暗示她們即將面臨的困境和未知的前途。
詩中提到的蚩氓托絲布,表達了她們以紡織為生計的辛勤勞動,同時也暗示了她們的社會地位較低。然而,她們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展現了堅韌和團結的品質。
詩末提到的"可憐秋胡子,不遇卓文君",暗示了男子們的命運,以及他們沒有遇到像卓文君那樣優秀的女子,表達了對于女子命運的關切和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雷陽女子的形象和生活狀況,表達了作者對于底層婦女命運的關注和同情。同時,詩中所蘊含的對于團結和努力的贊美,也體現了秦觀對于正直、堅韌品質的崇敬。
這首詩詞通過寓言式的手法,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底層人民的堅韌和努力,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人性關懷。
“蚩氓托絲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éi yáng shū shì
雷陽書事
jiù chuán rì nán jùn, yě nǚ chū chéng qún.
舊傳日南郡,野女出成群。
cǐ qù shàng yīng yuǎn, dōng mén yǐ rú yún.
此去尚應遠,東門已如云。
chī máng tuō sī bù, xiāng jiù tōng yīn qín.
蚩氓托絲布,相就通殷懃。
kě lián qiū hú zǐ, bù yù zhuō wén jūn.
可憐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蚩氓托絲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