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桂梢寒掛團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露桂梢寒掛團壁”全詩
白蘋風起吹北窗,尺鯉沉沒斷消息。
燕子將雛欲歸去,沈郎病骨驚遲暮。
濃愁茫茫寄何處,萬里江南芳草路。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秋興九首其四擬李賀》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興九首其四擬李賀》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魚鱗甃空排嫩碧,
露桂梢寒掛團壁。
白蘋風起吹北窗,
尺鯉沉沒斷消息。
燕子將雛欲歸去,
沈郎病骨驚遲暮。
濃愁茫茫寄何處,
萬里江南芳草路。
中文譯文:
魚鱗瓦片覆空空地排列著嫩綠的青苔,
露水滴在桂樹的枝梢上,寒意掛在墻壁。
白色的蘋果花瓣隨風起舞,吹拂著北窗,
一尺長的鯉魚沉沒了,消息中斷了。
燕子將它的雛鳥帶著欲望歸去,
沈郎的病骨使他驚覺時光已經晚了。
濃郁的憂愁茫茫無際地寄托在何處,
漫長的江南之路上長滿了芳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秦觀的《秋興九首》中的第四首,以李賀的風格為藍本進行擬仿。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秋天的景象與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的開篇以魚鱗瓦片和露水滴落的桂樹梢作為景物,描繪了秋天的寒冷和荒涼。白色的蘋果花瓣隨風飄散,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詩中提到的尺鯉沉沒和燕子將雛鳥帶走,暗示了人事的變遷和時光的不可逆轉。沈郎的病骨使他驚覺時光已經晚了,表達了對光陰逝去和衰老的憂慮。
詩的最后兩句"濃愁茫茫寄何處,萬里江南芳草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迷茫,不知將憂愁寄托于何處。江南的芳草路象征著世界的美好和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整首詩情感深沉,抒發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憂慮和迷茫之情,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展現了秦觀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能力。
“露桂梢寒掛團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ìng jiǔ shǒu qí sì nǐ lǐ hè
秋興九首其四擬李賀
yú lín zhòu kōng pái nèn bì, lù guì shāo hán guà tuán bì.
魚鱗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掛團壁。
bái píng fēng qǐ chuī běi chuāng, chǐ lǐ chén mò duàn xiāo xī.
白蘋風起吹北窗,尺鯉沉沒斷消息。
yàn zǐ jiāng chú yù guī qù, shěn láng bìng gǔ jīng chí mù.
燕子將雛欲歸去,沈郎病骨驚遲暮。
nóng chóu máng máng jì hé chǔ, wàn lǐ jiāng nán fāng cǎo lù.
濃愁茫茫寄何處,萬里江南芳草路。
“露桂梢寒掛團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