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歸邃谷知無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歸邃谷知無雨”全詩
云歸邃谷知無雨,風卷寒溪沒近灘。
已見雁將歸楚澤,遙知春又到長安。
桑林壟麥依稀是,只見秦川萬里寬。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文英閣二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文英閣二首》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流落天涯思故園,
散愁郊外任蹣跚。
云歸邃谷知無雨,
風卷寒溪沒近灘。
已見雁將歸楚澤,
遙知春又到長安。
桑林壟麥依稀是,
只見秦川萬里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流落他鄉的思鄉之情。詩人身處天涯,心中思念著故園,愁苦散布在荒郊野外,步履蹣跚。他觀察到云歸于深谷,表示知道這里不會有雨水,寒風吹起時,寒冷的溪水卷過近岸的灘涂。他已經看到候鳥即將返回楚地的湖澤,遠遠地感知到春天又降臨到長安。眼前的桑林和田壟依稀可見,只看到秦川廣闊無垠。
賞析:
《文英閣二首》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在世界相結合,表達了對故園的思念之情。流落在他鄉,詩人的心境充滿了愁苦,步履蹣跚,如同荒郊野外的孤身行走者。詩中的云歸和風卷寒溪的描寫,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環境的觀察和對自然變化的感受。詩中的雁歸和春到的描繪,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迭,詩人通過這些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故園的思念與期待。最后兩句描繪了眼前的景色,桑林和田壟的出現,使詩人感受到故園的存在,秦川的寬廣景色也暗示著故園的遼闊。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家園的眷戀之情,給人以深深的思鄉之感。
“云歸邃谷知無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īng gé èr shǒu
文英閣二首
liú luò tiān yá sī gù yuán, sàn chóu jiāo wài rèn pán shān.
流落天涯思故園,散愁郊外任蹣跚。
yún guī suì gǔ zhī wú yǔ, fēng juǎn hán xī méi jìn tān.
云歸邃谷知無雨,風卷寒溪沒近灘。
yǐ jiàn yàn jiāng guī chǔ zé, yáo zhī chūn yòu dào cháng ān.
已見雁將歸楚澤,遙知春又到長安。
sāng lín lǒng mài yī xī shì, zhī jiàn qín chuān wàn lǐ kuān.
桑林壟麥依稀是,只見秦川萬里寬。
“云歸邃谷知無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