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我置此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挽我置此傍”全詩
胡為御舟者,挽我置此傍。
青山不肯盡,流水故意長。
雖云道理遠,瓦樽有酒漿。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吳興道中》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吳興道中》
僶俛蓽門下,
十年守一方。
胡為御舟者,
挽我置此傍。
青山不肯盡,
流水故意長。
雖云道理遠,
瓦樽有酒漿。
中文譯文:
低頭躬身在蓽門下,
守了十年一方土地。
為何要駕駛舟船,
將我帶到這里。
青山不肯盡頭,
流水刻意綿長。
雖然說道理很遙遠,
瓦罐中卻有美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秦觀創作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守護邊疆的官員的心境和情感。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在邊疆守護崗位上的孤寂和無奈之情。
首先,作者使用了"僶俛蓽門下"的描寫,形容自己低頭躬身守護邊境,忠誠履行職責。"十年守一方"表明了作者對守護崗位的執著與堅持。
接著,作者質問:"胡為御舟者,挽我置此傍",表達了對命運的疑問和不滿。作者可能感到困惑,不明白為什么自己作為一個官員,卻要被迫駕駛舟船,離開崗位。
在描繪自然景物時,作者運用了青山和流水的意象。"青山不肯盡,流水故意長",表達了自然界的不可掌控性。這也可以看作是對人生的思考,不管是官員的堅守還是人生的奮斗,都無法抵擋歲月流轉,自然界的變化。
最后兩句:"雖云道理遠,瓦樽有酒漿",展示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樂觀態度。雖然道理和理想很遙遠,但作者能從瓦罐中找到美酒,意味著在艱難中依然能夠感受到一些快樂和滿足。這可以被理解為作者對困境的積極應對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吳興道中》通過描繪官員守護邊境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疑問和對自然界的感悟。同時,詩中展現了作者的樂觀態度和對生活的熱愛,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態度。
“挽我置此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xīng dào zhōng
吳興道中
mǐn fǔ bì mén xià, shí nián shǒu yī fāng.
僶俛蓽門下,十年守一方。
hú wéi yù zhōu zhě, wǎn wǒ zhì cǐ bàng.
胡為御舟者,挽我置此傍。
qīng shān bù kěn jǐn, liú shuǐ gù yì zhǎng.
青山不肯盡,流水故意長。
suī yún dào lǐ yuǎn, wǎ zūn yǒu jiǔ jiāng.
雖云道理遠,瓦樽有酒漿。
“挽我置此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