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暮暮長相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朝暮暮長相見”全詩
相公上客河東秀,自言那得傍人知。
妾愿身為梁上燕,朝朝暮暮長相見。
云收月墮海沉沉,淚滿紅綃寄腸斷。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灼灼》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灼灼》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錦城春暖花欲飛,
灼灼當庭舞柘枝。
相公上客河東秀,
自言那得傍人知。
妾愿身為梁上燕,
朝朝暮暮長相見。
云收月墮海沉沉,
淚滿紅綃寄腸斷。
中文譯文:
錦城的春天暖和,花朵即將飛舞,
明亮的柘枝在庭院中跳舞。
公子去東邊作客,才華出眾,
卻自言自語,無人知曉。
我愿化身為屋檐上的燕子,
每天早晚都能長久相依相偎。
云歸于天,月沉入海的深處,
我的眼淚濕滿了紅色的綢緞,寄托著我傷感的心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以流暢的韻律和優美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思念和傷感之情。
首先,描述了春天中錦城的美景,暖和的氣候讓花朵即將飛舞,柘枝在庭院中跳舞,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的春天和花朵可以被視為愛情的象征,預示著詩人內心中愛情的萌動和渴望。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公子去東方作客的場景,形容他才華出眾,但卻感到自己的才華無人理解。這里的公子可以被理解為詩人自己,他感嘆自己的才情難以為人所知,寄托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認同和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贊賞。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愛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他愿意化身為屋檐上的燕子,與所愛的人朝朝暮暮地相伴,長久地相見。這表達了詩人對與心愛的人長久相守的愿望,體現了他對愛情的執著和追求。
最后兩句以云歸于天、月沉入海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中的悲傷和痛苦。他的眼淚濕滿了紅色的綢緞,寄托著他內心的痛苦和難以釋懷的情感。這些意象與前文的美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苦悶,通過表達對愛情的傷感,詩人深情地訴說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動人的意象,描繪了詩人對愛情的渴望、對才情的自嘲以及內心的痛苦和傷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愛情與現實的矛盾感受,使讀者產生共鳴,引發思考。
“朝朝暮暮長相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ó zhuó
灼灼
jǐn chéng chūn nuǎn huā yù fēi, zhuó zhuó dāng tíng wǔ zhè zhī.
錦城春暖花欲飛,灼灼當庭舞柘枝。
xiàng gōng shàng kè hé dōng xiù, zì yán nà de bàng rén zhī.
相公上客河東秀,自言那得傍人知。
qiè yuàn shēn wéi liáng shàng yàn, zhāo zhāo mù mù zhǎng xiàng jiàn.
妾愿身為梁上燕,朝朝暮暮長相見。
yún shōu yuè duò hǎi chén chén, lèi mǎn hóng xiāo jì cháng duàn.
云收月墮海沉沉,淚滿紅綃寄腸斷。
“朝朝暮暮長相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