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旬辜酒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經旬辜酒伴”全詩
衣冠紛禁路,云氣繞宮墻。
亂絮迷春闊,薦花困日長。
經旬辜酒伴,猶未獻長楊。
分類: 春晴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輦下春晴》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輦下春晴》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樓闕過朝雨,
參差動霽光。
衣冠紛禁路,
云氣繞宮墻。
亂絮迷春闊,
薦花困日長。
經旬辜酒伴,
猶未獻長楊。
中文譯文:
春天的陽光灑在輦車下,
陣陣雨過樓閣,
參差不齊的光芒在霽雨中閃爍。
衣冠鱗次櫛比地行走在禁路上,
云氣環繞著宮墻。
飛舞的絮花迷失了廣闊的春天,
盛開的花朵讓日子變得漫長。
在度過了數旬,酒仍未能盡興,
我仍未能向長楊公獻上我的詩篇。
詩意和賞析:
《輦下春晴》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秦觀的作品,通過描繪春天輦車下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首先,詩中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樓閣中的人們經歷了一場雨后,陽光透過云層照在輦車下,映照出參差不齊的霽光,給人一種明亮而變幻的感覺。這些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其次,詩中出現了衣冠禁路和云氣繞宮墻的描寫,表達了宮廷中的嚴肅氛圍和封閉的環境。衣冠禁路指的是宮廷中高官顯貴的行走之路,云氣繞宮墻則暗示了皇宮的神秘和威嚴。這些描寫與輦車下春光的明亮形成鮮明對比,彰顯了封建社會中權力和榮耀的沖突。
接著,詩中以亂絮迷春闊、薦花困日長的形象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飛舞的絮花和盛開的花朵使春天變得絢麗而繁華,但也使時間變得漫長。這種對春天的描繪,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最后兩句“經旬辜酒伴,猶未獻長楊”,表達了作者懷抱才情,欲向長楊公獻上自己的作品,但由于種種原因,如同度過了數旬的時光,酒還未能盡興,作者的詩篇也未能獻上。這一表達既有對長楊公的敬意和向往,也抒發了作者創作與表達的渴望。
總的來說,秦觀的《輦下春晴》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機,同時也借此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創作的渴望,以及對權力和封建宮廷制度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寫景的特點,又融入了個人情感和社會意義,呈現出豐富的詩意和情感。它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春天的向往和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權力與個人情感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經旬辜酒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ǎn xià chūn qíng
輦下春晴
lóu quē guò zhāo yǔ, cēn cī dòng jì guāng.
樓闕過朝雨,參差動霽光。
yì guān fēn jìn lù, yún qì rào gōng qiáng.
衣冠紛禁路,云氣繞宮墻。
luàn xù mí chūn kuò, jiàn huā kùn rì zhǎng.
亂絮迷春闊,薦花困日長。
jīng xún gū jiǔ bàn, yóu wèi xiàn zhǎng yáng.
經旬辜酒伴,猶未獻長楊。
“經旬辜酒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