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辭竹葉醉樽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辭竹葉醉樽前”全詩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
分類: 憶江南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雜曲歌辭·憶江南》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曲歌辭·憶江南》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
春天已經過去,我們共同懷念那美好的陽光年華。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依然有桃花在流水上飄蕩,竹葉無言地傾斜在酒杯前,只等待看到藍天。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春天離去了,感謝洛陽的人們。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
柔弱的柳樹在風中抬起衣袖,叢蘭的花朵上露水沾濕了巾帕,我獨自一笑卻又帶著微蹙。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和懷念,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自然景物的贊美。詩中的桃花、竹葉和洛陽都是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友誼的感激之情。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情感的細膩感受,給讀者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無辭竹葉醉樽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yì jiāng nán
雜曲歌辭·憶江南
chūn guò yě, gòng xī yàn yáng nián.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
yóu yǒu táo huā liú shuǐ shàng,
猶有桃花流水上,
wú cí zhú yè zuì zūn qián, wéi dài jiàn qīng tiān.
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chūn qù yě, duō xiè luò chéng rén.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ruò liǔ cóng fēng yí jǔ mèi,
弱柳從風疑舉袂,
cóng lán yì lù shì zhān jīn, dú xiào yì hán pín.
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
“無辭竹葉醉樽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