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作嬰兒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作嬰兒啼”全詩
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
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
朱戶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華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棲。
夸者竊所怪,賢者默思齊。
我為太守行,題在隱起珪。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白太守行》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太守行》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谿。
聽說有位名叫白太守的官員,他辭去官職回到了故鄉。
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蘇州的十萬家戶,都成了嬰兒的啼哭聲。
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
白太守停泊在行舟上,閶門的草木長得茂盛。
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
他揮動袖子,感謝那些哭泣的人,但他們的眉頭依然低垂。
朱戶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紅色的門戶雖然不缺乏崇敬,但我的內心像被重重枷鎖所束縛。
華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棲。
華池雖然清澈明亮,但我的意志卻想要在廣闊的山野中棲息。
夸者竊所怪,賢者默思齊。
那些夸口的人會暗地里驚訝,而賢者們默默地思考。
我為太守行,題在隱起珪。
我寫下這首詩,以紀念白太守的行為,將它刻在隱居的石頭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白太守的歸鄉和他所見所感,表達了作者對官場和塵世的厭倦和追求自由、返璞歸真的愿望。白太守拋棄官職,回到故鄉,卻發現家鄉的景象令他失望和悲傷。他思考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名利對內心的束縛。作者通過對白太守的行為和思想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官場和社會現象的批判,并表達了對自由、清凈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獨特情感和思想境界,凸顯了劉禹錫在文學藝術上的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探索。
“盡作嬰兒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tài shǒu xíng
白太守行
wén yǒu bái tài shǒu, pāo guān guī jiù xī.
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谿。
sū zhōu shí wàn hù, jǐn zuò yīng ér tí.
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tài shǒu zhù xíng zhōu, chāng mén cǎo qī qī.
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
huī mèi xiè tí zhě, yī rán liǎng méi dī.
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
zhū hù fēi bù chóng, wǒ xīn rú zhòng bì.
朱戶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huá chí fēi bù qīng, yì zài liáo kuò qī.
華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棲。
kuā zhě qiè suǒ guài, xián zhě mò sī qí.
夸者竊所怪,賢者默思齊。
wǒ wèi tài shǒu xíng, tí zài yǐn qǐ guī.
我為太守行,題在隱起珪。
“盡作嬰兒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