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重上小紅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思重上小紅樓”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 代人賦》,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xiāng sī zhòng shàng xiǎo hóng lóu,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思重上小紅樓”全詩
《鷓鴣天 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注釋】:
稼軒詞六百余首,用調一百以上。在這些詞調中,利用頻率最高的是《鷓鴣天 》,凡六十三首,占總數百分之十強,述懷、抒憤、言愁、嘆老、酬答、贈別、祝壽、即事、詠物、寫景、議論⋯⋯無所不有。恐怕正是由于運用此調多而得心應手的緣故吧,所以“代人賦”便自然地也選擇了此調。詞題“代人賦 ”,今天已無法弄清代誰而作。從字里行間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從寫景下筆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柳塘新綠”,點明季節為早春;“晚日寒鴉 ”,點明時間是傍晚。這景,是襯情之景。太陽即將落山,寒鴉正在歸巢,極易令人引起對舊人的懷念,以孤獨寂寞之感嘆,而光線暗淡的“晚日 ”,又極易令人引起遲暮之想、不快之情,叫聲凄婉的“寒鴉”,又極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煩躁 ,所以在“ 晚日寒鴉”之后,緊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寫景后抒情是詞人慣用手法 ,作者更是應用自如。“柳塘新綠”,是美好的景色,當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縷“溫柔”之情,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溫柔”。但是,細柳新蒲為誰綠”呢?無限“溫柔”為誰存在呢?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這“溫柔 ”的“柳塘新綠”之景,也同樣,只能使“ 一片愁”增濃。“溫濃”之前著一“卻”字,旨在挑明樂景與哀情的不一致。接下來的“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緊承上文的“一片愁 ”,是假設 ,是愿望同時也是深沉的感嘆。
這“眼底”的“離恨”,聯系上文,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現 。“不信人間有白頭 ”,是以“眼底無離恨?為條件的,現在既是“眼底”充滿了“離恨”的那末“人間”就只能“有白頭”了。這是以婉曲的方式來強調“離恨”之傷人,離恨使人“白頭 ”。這兩句,若直言之,就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 ”。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無離恨”,“人間”永遠無“白頭”。
上闋四句,作者以正反兩種手法,也主人公的愁思,細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但已是郁積心中,只待一發。
過片以下 ,愁思進入另一層次 ,即由概括地說“一片愁 ”,變為通過具體行為來寫“ 相思”之情,深化“一片愁 ”。“腸已斷 ,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是一個行為,極寫女主人公離別之恨、相思之深。這將上片積情一、引噴發,悲情頓上一層。離恨相思,她內在的是柔腸已經寸斷,外表則是盈盈粉淚難收,“重上小紅樓”。“小紅樓”,當是她與自己心上人曾經共同地方。今天“重上 ”這“小紅樓”,恐怕是為的要重溫昔日攜手并肩、恩恩愛愛的歡樂,幻想著心上人可能仍在樓上。真是“離別腸應斷,相思骨合銷 ”(陳后主《寄碧玉詩 》)。這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么纏綿悱惻,多么凄楚動人啊!結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進一步表現女主人公的癡情。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正如歐陽修在《踏莎行》中所說的那樣:“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然而對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著樓上的闌干遠望。明知憑欄無用,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闌干而遠望。其癡情若此,令人感嘆!以“頻倚闌干不自由”這句作結 ,實有“神馀言外”之妙。
下闋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幾個典型行為,通過“難收”“重上”“情知”頻倚”等詞,準確地描寫了,主人公癡情中身不由已的樣子,其內心的思愁也不言自顯。
這闋詞雖然是“代人賦 ”,但在封建社會里,思婦是普遍存在的,思婦詩頗多亦有深厚的傳統,因此稼軒寫主人公之苦悶愁思能感同身受,寫來其情不虛,其意不隔,“情真景真,與空中語自別”(許昂霄《詞綜偶評》)。我們大膽假想,也極有可能是以“代人賦”為障眼法,借以自寫情懷 ,如李義山之《代贈》、蘇東坡之《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之類。
稼軒詞六百余首,用調一百以上。在這些詞調中,利用頻率最高的是《鷓鴣天 》,凡六十三首,占總數百分之十強,述懷、抒憤、言愁、嘆老、酬答、贈別、祝壽、即事、詠物、寫景、議論⋯⋯無所不有。恐怕正是由于運用此調多而得心應手的緣故吧,所以“代人賦”便自然地也選擇了此調。詞題“代人賦 ”,今天已無法弄清代誰而作。從字里行間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從寫景下筆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柳塘新綠”,點明季節為早春;“晚日寒鴉 ”,點明時間是傍晚。這景,是襯情之景。太陽即將落山,寒鴉正在歸巢,極易令人引起對舊人的懷念,以孤獨寂寞之感嘆,而光線暗淡的“晚日 ”,又極易令人引起遲暮之想、不快之情,叫聲凄婉的“寒鴉”,又極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煩躁 ,所以在“ 晚日寒鴉”之后,緊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寫景后抒情是詞人慣用手法 ,作者更是應用自如。“柳塘新綠”,是美好的景色,當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縷“溫柔”之情,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溫柔”。但是,細柳新蒲為誰綠”呢?無限“溫柔”為誰存在呢?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這“溫柔 ”的“柳塘新綠”之景,也同樣,只能使“ 一片愁”增濃。“溫濃”之前著一“卻”字,旨在挑明樂景與哀情的不一致。接下來的“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緊承上文的“一片愁 ”,是假設 ,是愿望同時也是深沉的感嘆。
這“眼底”的“離恨”,聯系上文,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現 。“不信人間有白頭 ”,是以“眼底無離恨?為條件的,現在既是“眼底”充滿了“離恨”的那末“人間”就只能“有白頭”了。這是以婉曲的方式來強調“離恨”之傷人,離恨使人“白頭 ”。這兩句,若直言之,就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 ”。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無離恨”,“人間”永遠無“白頭”。
上闋四句,作者以正反兩種手法,也主人公的愁思,細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但已是郁積心中,只待一發。
過片以下 ,愁思進入另一層次 ,即由概括地說“一片愁 ”,變為通過具體行為來寫“ 相思”之情,深化“一片愁 ”。“腸已斷 ,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是一個行為,極寫女主人公離別之恨、相思之深。這將上片積情一、引噴發,悲情頓上一層。離恨相思,她內在的是柔腸已經寸斷,外表則是盈盈粉淚難收,“重上小紅樓”。“小紅樓”,當是她與自己心上人曾經共同地方。今天“重上 ”這“小紅樓”,恐怕是為的要重溫昔日攜手并肩、恩恩愛愛的歡樂,幻想著心上人可能仍在樓上。真是“離別腸應斷,相思骨合銷 ”(陳后主《寄碧玉詩 》)。這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么纏綿悱惻,多么凄楚動人啊!結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進一步表現女主人公的癡情。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正如歐陽修在《踏莎行》中所說的那樣:“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然而對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著樓上的闌干遠望。明知憑欄無用,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闌干而遠望。其癡情若此,令人感嘆!以“頻倚闌干不自由”這句作結 ,實有“神馀言外”之妙。
下闋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幾個典型行為,通過“難收”“重上”“情知”頻倚”等詞,準確地描寫了,主人公癡情中身不由已的樣子,其內心的思愁也不言自顯。
這闋詞雖然是“代人賦 ”,但在封建社會里,思婦是普遍存在的,思婦詩頗多亦有深厚的傳統,因此稼軒寫主人公之苦悶愁思能感同身受,寫來其情不虛,其意不隔,“情真景真,與空中語自別”(許昂霄《詞綜偶評》)。我們大膽假想,也極有可能是以“代人賦”為障眼法,借以自寫情懷 ,如李義山之《代贈》、蘇東坡之《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之類。
“相思重上小紅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dài rén fù
鷓鴣天 代人賦
wǎn rì hán yā yī piàn chóu, liǔ táng xīn lǜ què wēn róu.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ruò jiào yǎn dǐ wú lí hèn, bù xìn rén jiān yǒu bái tóu.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cháng yǐ duàn, lèi nán shōu, xiāng sī zhòng shàng xiǎo hóng lóu.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qíng zhī yǐ bèi shān zhē duàn, pín yǐ lán gān bù zì yóu.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相思重上小紅樓”平仄韻腳
拼音:xiāng sī zhòng shàng xiǎo hóng lóu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相思重上小紅樓”的相關詩句
“相思重上小紅樓”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相思重上小紅樓”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相思重上小紅樓”出自辛棄疾的 《鷓鴣天 代人賦》,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