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不可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跬步不可行”全詩
孰知催輪早,跬步不可行。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哭{匠斤換贛}十五章》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匠斤換贛}十五章》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雪色可愛,金石聲更清。
孰知催輪早,跬步不可行。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玉雪的美麗和金石的清脆聲音,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作者認為時間流轉得太快,仿佛匆匆的車輪催逼著人們前行,自己只能蹦跶著追趕,卻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賞析:
1. 玉雪和金石是作者用來形容美好事物的意象。玉雪代表潔白純凈、美麗動人的形象,金石則表示堅實、清脆悅耳的聲音。通過這兩個意象,詩人展現了美和聲音的魅力,給讀者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感受。
2. 詩中的"孰知催輪早,跬步不可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感慨。"孰知"意味著誰能夠知道或理解,"催輪早"表示時間的流逝速度過快,仿佛車輪催促著人們匆匆前進。而"跬步不可行"則抒發了作者對于自己努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無奈之情。
3.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表現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同時,通過對美和聲音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贊美之情。
這首詩詞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意境和感慨,以簡潔而鮮明的形象描繪出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通過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引發了讀者對于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跬步不可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jiàng jīn huàn gàn shí wǔ zhāng
哭{匠斤換贛}十五章
yù xuě sè kě ài, jīn shí shēng gèng qīng.
玉雪色可愛,金石聲更清。
shú zhī cuī lún zǎo, kuǐ bù bù kě xíng.
孰知催輪早,跬步不可行。
“跬步不可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