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愛酒得之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淵明愛酒得之天”全詩
日醉得非促齡具,只今病渴已三年。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止酒》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止酒》
淵明愛酒得之天,
歲晚還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齡具,
只今病渴已三年。
中文譯文:
深明深愛酒,這是上天所賜,
年歲漸長,我將吟詠《止酒篇》。
白天醉倒,不是因為年紀老邁,
如今我患上了三年的病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的作品,以自身的飲酒習慣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酒的矛盾情感和對酒的戒斷之痛苦。
第一句"淵明愛酒得之天",淵明是辛棄疾的字,表明詩人深深地熱愛酒,并將這種熱愛看作是上天所賜予的。
第二句"歲晚還吟止酒篇",描述了詩人年歲漸長,意識到酒對自己的危害,決心寫下《止酒篇》來警醒自己。
第三句"日醉得非促齡具",指出詩人即使在白天也會醉倒,不是因為年紀老邁,而是因為酒癮難控制。
最后一句"只今病渴已三年",表達了詩人因酒癮導致的病渴已經困擾了他三年之久,強調了他對酒的戒斷的痛苦和困難。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酒的矛盾心理和對酒癮所帶來的困擾的深刻認識。詩人意識到自己對酒的過度依賴和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同時也表達了他想要戒酒的決心和對戒酒過程的痛苦的描繪。這首詩以自傳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對生活的反思,展現了辛棄疾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自身弱點的坦誠。
“淵明愛酒得之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ǐ jiǔ
止酒
yuān míng ài jiǔ dé zhī tiān, suì wǎn hái yín zhǐ jiǔ piān.
淵明愛酒得之天,歲晚還吟止酒篇。
rì zuì dé fēi cù líng jù, zhǐ jīn bìng kě yǐ sān nián.
日醉得非促齡具,只今病渴已三年。
“淵明愛酒得之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