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摹小軒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規摹小軒中”全詩
規摹小軒中,坐穩得坎止。
慈云為誰出,法席應眾啟。
招提隱山腹,深凈端可喜。
夜禪余機鋒,文字入游戲。
會有化人來,伽陀開短紙。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關悟老住明教禪院》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關悟老住明教禪院》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人匡廬來,
籍籍傾眾耳。
規摹小軒中,
坐穩得坎止。
慈云為誰出,
法席應眾啟。
招提隱山腹,
深凈端可喜。
夜禪余機鋒,
文字入游戲。
會有化人來,
伽陀開短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道士來到明教禪院的情景。他在小軒中沉穩地坐下,吸引了眾人的注意。慈云從何處降臨?法席應該為眾人打開。道士招引著隱居在山腹中的修行者,他們的虔誠使禪院變得純凈而美好。在夜晚的禪修中,文字成為了一種游戲。無論怎么修行,最終都會有人達到解脫的境地,如同佛教中所說的伽陀,這種境地簡潔地寫在短紙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禪院中的場景,展現了辛棄疾對禪宗修行的理解和思考。詩中的道人匡廬來,顯示了他是一個有遠見和權威的修行者,坐穩得坎止,表現出他在禪修中的穩定和專注。慈云和法席的出現,象征著禪修中的神秘力量和啟迪。招提隱山腹,描述了修行者隱居在深山中的情景,山腹的深凈使人愉悅。夜禪中的文字游戲,展示了修行者對于思維和文字的探索。最后,詩中提到會有化人來,伽陀開短紙,表達了修行的目標是達到解脫和超越塵世的境地。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禪修的境界和意義,展現了辛棄疾對于禪修的推崇和向往。
“規摹小軒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wù lǎo zhù míng jiào chán yuàn
關悟老住明教禪院
dào rén kuāng lú lái, jí jí qīng zhòng ěr.
道人匡廬來,籍籍傾眾耳。
guī mó xiǎo xuān zhōng, zuò wěn dé kǎn zhǐ.
規摹小軒中,坐穩得坎止。
cí yún wéi shuí chū, fǎ xí yīng zhòng qǐ.
慈云為誰出,法席應眾啟。
zhāo tí yǐn shān fù, shēn jìng duān kě xǐ.
招提隱山腹,深凈端可喜。
yè chán yú jī fēng, wén zì rù yóu xì.
夜禪余機鋒,文字入游戲。
huì yǒu huà rén lái, jiā tuó kāi duǎn zhǐ.
會有化人來,伽陀開短紙。
“規摹小軒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