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溪南雞酒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日溪南雞酒社”全詩
末路長憐鞭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臥云長亂,松本忘言風自吟。
昨日溪南雞酒社,長卿多病不能臨。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和前人韻》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前人韻》
池魚豈足較浮沉,
邱貉何曾異古今。
末路長憐鞭馬腹,
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臥云長亂,
松本忘言風自吟。
昨日溪南雞酒社,
長卿多病不能臨。
中文譯文:
池中的魚兒何足比擬浮沉的人生,
邱山上的狐貍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
走到生命的盡頭,常憐惜奔馬的腹部,
淡泊的交情足以烤熟牛的心臟。
山間的方向高高臥著亂云,
松樹本身忘卻了言語,風自己吟唱。
昨天在溪南的雞酒社,
長卿因為多病無法前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交往的思考和感悟。
詩人以池魚和邱山上的狐貍作為隱喻,揭示了人生的浮沉和變幻無常。池魚雖然自由自在,但無法逃脫生死輪回;而邱山上的狐貍,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樣的,說明人性并未改變。這種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幻的淡然態度。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末路相對應的鞭馬腹,以淡交相對應的炙牛心,表達了對于淡泊交情的珍視。在世事多變、人情復雜的社會中,保持淡泊的交往,能夠使人心境寧靜,不受外界的干擾。
詩中還描繪了山高云亂、松樹風吟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獨立和自由。山高云亂、松樹風吟的景象,與人世間的繁華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詩人對于內心自由的追求。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了昨天在溪南的雞酒社,長卿因病未能前來。這句話流露出詩人對于友誼和親情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感嘆。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比和隱喻,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交往和自由的思考,展現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昨日溪南雞酒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qián rén yùn
和前人韻
chí yú qǐ zú jiào fú chén, qiū háo hé zēng yì gǔ jīn.
池魚豈足較浮沉,邱貉何曾異古今。
mò lù cháng lián biān mǎ fù, dàn jiāo duān kě zhì niú xīn.
末路長憐鞭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shān fāng gāo wò yún zhǎng luàn, sōng běn wàng yán fēng zì yín.
山方高臥云長亂,松本忘言風自吟。
zuó rì xī nán jī jiǔ shè, zhǎng qīng duō bìng bù néng lín.
昨日溪南雞酒社,長卿多病不能臨。
“昨日溪南雞酒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