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光多白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夜光多白眼”全詩
一毛未許楊朱拔,三戰空懷鮑叔知。
明月夜光多白眼,高山流水自朱絲。
塵埃野馬知多少,擬倩撩天鼻孔吹。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傅巖叟見和用韻答之》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傅巖叟見和用韻答之》
中文譯文:
萬里魚龍會有時,
壯懷歌罷涕交頤。
一毛未許楊朱拔,
三戰空懷鮑叔知。
明月夜光多白眼,
高山流水自朱絲。
塵埃野馬知多少,
擬倩撩天鼻孔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作品,題目為《傅巖叟見和用韻答之》。詩中表達了詩人的壯懷抒發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萬里魚龍會有時,壯懷歌罷涕交頤"意味著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詩人相信魚龍(指英雄人物)終將會相遇,壯懷激動之下,歌聲唱罷淚水交流于頤。這表達了詩人對英雄事跡的贊美和對自己壯志未酬的心情。
接下來的兩句"一毛未許楊朱拔,三戰空懷鮑叔知"指的是歷史上的楊朱和鮑叔牙,他們都是有志向的人物,但楊朱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而鮑叔牙則戰績卓著但內心卻空虛。這些人物的命運成為詩人思考的對象,也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和心境的思索。
接下來的兩句"明月夜光多白眼,高山流水自朱絲"描繪了明月夜光和高山流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贊美。明月的夜光照耀著大地,但它無法辨別人們的忠誠與虛偽,高山流水如常,不為人世的喧囂所動,自有它的樸實和美麗,這與人世的紛繁相比,凸顯了自然之美。
最后兩句"塵埃野馬知多少,擬倩撩天鼻孔吹"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疑問和對追求的思考。塵埃中的野馬,象征著世間的俗務和瑣事,它們能夠領悟多少真理和宿命?而詩人則希望通過自己的詩歌來觸動天地,以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詩以詠史抒懷的方式,通過對歷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人生和追求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與追求的渴望。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押韻,使整首詩具有音韻美和意境美,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詩歌才華。
“明月夜光多白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án sǒu jiàn hé yòng yùn dá zhī
傅巖叟見和用韻答之
wàn lǐ yú lóng huì yǒu shí, zhuàng huái gē bà tì jiāo yí.
萬里魚龍會有時,壯懷歌罷涕交頤。
yī máo wèi xǔ yáng zhū bá, sān zhàn kōng huái bào shū zhī.
一毛未許楊朱拔,三戰空懷鮑叔知。
míng yuè yè guāng duō bái yǎn, gāo shān liú shuǐ zì zhū sī.
明月夜光多白眼,高山流水自朱絲。
chén āi yě mǎ zhī duō shǎo, nǐ qiàn liāo tiān bí kǒng chuī.
塵埃野馬知多少,擬倩撩天鼻孔吹。
“明月夜光多白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