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鳴高樹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禽鳴高樹中”全詩
樂哉容膝地,著此曲肱翁。
香迮常遲散,兒來亦旋通。
所慚貪坐睡,鉛槧少新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即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日上小窗東,
禽鳴高樹中。
樂哉容膝地,
著此曲肱翁。
香迮常遲散,
兒來亦旋通。
所慚貪坐睡,
鉛槧少新功。
中文譯文:
太陽升起在東邊的小窗前,
鳥兒在高高的樹上鳴唱。
真是快樂啊,我舒適地蹲在地上,
為了寫下這首詩而陶醉。
香爐中的香氣常常遲遲散去,
兒子來了也能迅速透通。
我為貪圖坐著睡覺而感到慚愧,
我的作品寥寥無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通過描繪一個安靜的早晨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于平淡生活的喜悅和對自身創作能力的自省。
詩中的景象生動而平實,描述了早晨太陽升起,鳥兒在高樹上鳴唱的景色。詩人以自嘲的口吻,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舒適地蹲在地上寫詩的老人,感到非常快樂。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作品較少,對于自己貪圖安逸而缺乏創作的勤奮感到慚愧。香爐中的香氣常常遲遲散去,但兒子來了卻能迅速地透通,這里可能隱喻了與兒子的交流和傳承。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平淡生活的滿足和對自身創作不足的反思,展示了陸游深沉而內省的寫作風格,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家庭和傳承的關注。
“禽鳴高樹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rì shàng xiǎo chuāng dōng, qín míng gāo shù zhōng.
日上小窗東,禽鳴高樹中。
lè zāi róng xī dì, zhe cǐ qū gōng wēng.
樂哉容膝地,著此曲肱翁。
xiāng zé cháng chí sàn, ér lái yì xuán tōng.
香迮常遲散,兒來亦旋通。
suǒ cán tān zuò shuì, qiān qiàn shǎo xīn gōng.
所慚貪坐睡,鉛槧少新功。
“禽鳴高樹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