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草秋亦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養草秋亦衰”全詩
不如兩置之,榮悴渠有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鋤草春愈茂,
養草秋亦衰。
不如兩置之,
榮悴渠有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生活智慧和處世哲理。詩人通過對草的生長和養護的比喻,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他認為,像鋤草一樣,春天鋤除雜草,草木茂盛;而秋天養護草木,草木則逐漸衰敗。他認為人生也是如此,無論經歷繁榮或荒涼,都應該放下執念,順其自然,不過分追求或保留,因為世事變幻莫測,人生榮辱亦有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草的比喻,寓意深遠地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鋤草春愈茂,養草秋亦衰,揭示了生命的起伏和無常。詩人并不推崇過度追求繁榮或保持衰敗的態度,而是主張順其自然,放下執念,以接受生活的變化。最后一句"榮悴渠有時",表明人生的光輝和頹廢都是有時的,暗示了一種超越榮辱得失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質樸的語言,以及對草的生長和養護的比喻,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世事變幻的洞察。它提醒人們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起伏和變化,不過分追求功名利祿,也不過度沉溺于失敗和衰敗。它傳達了一種超越榮辱得失的境界,引導人們去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自在。整首詩詞簡潔而含蓄,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展現了陸游獨特的哲學思維和洞察力。
“養草秋亦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chú cǎo chūn yù mào, yǎng cǎo qiū yì shuāi.
鋤草春愈茂,養草秋亦衰。
bù rú liǎng zhì zhī, róng cuì qú yǒu shí.
不如兩置之,榮悴渠有時。
“養草秋亦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