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何事令公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來何事令公怒”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讒口安能作禍基,
吾曹興廢豈無時?
向來何事令公怒,
問著渠儂自不知。
中文譯文:
讒言之口怎能成為禍亂的基礎,
我們這些人的興衰豈會沒有時機?
一直以來,是什么事情惹得你生氣,
問你自己卻毫不知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陸游的作品,他是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局和社會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讒口",指的是讒言和惡口。作者質疑讒言是否能夠成為禍亂的基礎,表達了他對于謠言和流言蜚語的不屑和懷疑。
接著,詩中提到了"吾曹興廢豈無時",意思是我們這些人的興衰豈會沒有時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人事變遷、權力更迭的看法。他認為,人們的興衰起伏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必然存在的,沒有不衰敗的權勢,也沒有不崛起的力量。
隨后,詩中出現了"向來何事令公怒",作者詢問是什么事情引起了你的憤怒。這句話是對于當時的社會現象的質問,作者認為,一些事情讓人憤怒,但你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最后,詩中提到了"問著渠儂自不知",意思是你自己也不知道。這是對于那些自以為是、對事情一無所知的人的諷刺和嘲諷。
整首詩詞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現象和人們行為的思考和質疑。他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揭示了人們的盲從和無知,以及對于權力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力。
“向來何事令公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雜感
chán kǒu ān néng zuò huò jī, wú cáo xīng fèi qǐ wú shí? xiàng lái hé shì lìng gōng nù, wèn zhe qú nóng zì bù zhī.
讒口安能作禍基,吾曹興廢豈無時?向來何事令公怒,問著渠儂自不知。
“向來何事令公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