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脫無由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發脫無由栽”全詩
余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抽架取我書,危坐闔復開。
萬世見唐堯,夔龍獲親陪。
寥寥三千年,氣象挽可回。
豈以七尺軀,顧受世俗哀?道在無不可,廊廟均蒿萊。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晨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晨起》
齒豁不可補,發脫無由栽,
清晨明鏡中,老色蒼然來。
余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抽架取我書,危坐闔復開。
萬世見唐堯,夔龍獲親陪。
寥寥三千年,氣象挽可回。
豈以七尺軀,顧受世俗哀?
道在無不可,廊廟均蒿萊。
中文譯文:
清晨起床,發覺牙齒已破損無法修補,
頭發脫落,無從栽種回復,
在明鏡中看見自己,老態慢慢地顯現。
我也懊悔年歲不再,不忍心舉起酒杯,
取過書籍,坐在危險的地方,合上又重新打開。
千年以來,人們崇拜著唐堯,我也希望得到他的陪伴,
雖然時光已過,氣象已逝,但我仍然希望挽回。
難道以我這短暫的七尺之軀,還顧得上受世俗之苦?
道理在于無所不可,無論在殿堂還是在野外。
詩意和賞析:
《晨起》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以及對世俗困擾的超越追求。
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身體老化和容顏衰退,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痛惜之情。牙齒的破損和頭發的脫落象征著時光對人體的摧殘,鏡中的老態則讓詩人感到滄桑和無奈。
詩中透露出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懊悔和不舍,他未能忍受酒杯,表明他對年華的珍惜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
詩人通過抽取書籍來讓自己尋求內心的慰藉和力量,坐在危險的地方,合上又重新打開,體現了他在人生的邊緣中思考和探索的姿態。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唐堯和夔龍為象征,表達了對偉人和英雄的向往,希望能夠在千年時光中獲得他們的陪伴。然而,詩人也意識到時光已逝,氣象已逝,但仍然渴望挽回失去的輝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痛苦的反思,他認為人生的道路是無所不可的,無論是在廟堂還是在野外,都應追求超越世俗的境地。
《晨起》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的思考,展現了他對超越世俗追求的態度。詩人通過自我反觀和對古代偉人的向往,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和追求。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內涵,展現了陸游對人生和人性的獨特洞察和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對比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發脫無由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qǐ
晨起
chǐ huō bù kě bǔ, fā tuō wú yóu zāi, qīng chén míng jìng zhōng, lǎo sè cāng rán lái.
齒豁不可補,發脫無由栽,清晨明鏡中,老色蒼然來。
yú nián yì zì xī, wèi rěn fù jiǔ bēi.
余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chōu jià qǔ wǒ shū, wēi zuò hé fù kāi.
抽架取我書,危坐闔復開。
wàn shì jiàn táng yáo, kuí lóng huò qīn péi.
萬世見唐堯,夔龍獲親陪。
liáo liáo sān qiān nián, qì xiàng wǎn kě huí.
寥寥三千年,氣象挽可回。
qǐ yǐ qī chǐ qū, gù shòu shì sú āi? dào zài wú bù kě, láng miào jūn hāo lái.
豈以七尺軀,顧受世俗哀?道在無不可,廊廟均蒿萊。
“發脫無由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