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梳晨起發凋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梳晨起發凋零”全詩
萬事忘來尚憂國,百家屏盡獨窮經。
楠枯倒壑雖無用,龜老搘床故有靈。
夢里騎驢華山去,破云巉絕數峰青。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詠》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詠》
滿梳晨起發凋零,
亭午柴門未徹扃。
萬事忘來尚憂國,
百家屏盡獨窮經。
楠枯倒壑雖無用,
龜老搘床故有靈。
夢里騎驢華山去,
破云巉絕數峰青。
中文譯文:
滿頭白發早晨起來看到凋零,
正午時分柴門還未關上。
忘記了一切,仍然為國家憂慮,
眾多學問都已經被拋在一邊。
楠木干枯了,倒在了谷底,雖然沒有用途,
烏龜也變老了,依然擱在床上,因為有靈性。
在夢里騎著驢子去華山,
穿過云霧,登上幾座青山的峰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自詠之作,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以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經歷的感慨。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滿頭白發,早晨起來看到凋零的景象,暗喻自己已經年老,面對生命的衰退。第二句描繪了正午時分,柴門還未關上,意味著作者仍然活躍于世間,對外界事物保持著敏銳的觀察。
接下來的兩句,作者以“忘來尚憂國”表達了自己對國家興衰的關切,表明雖然已經老去,但心系國家大事,憂慮國家的前途。而“百家屏盡獨窮經”則表示作者不再追求廣泛的學問,而是專注于一種精深的學問,顯示出他對個人修養的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楠木和烏龜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楠木雖然倒在了谷底,看似沒有用途,但仍然有其獨特的靈性,寓意著人生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功用。烏龜作為一種壽命長的動物,擱在床上,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經歷。
最后兩句以華山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夢中騎驢登山的情景。驢子象征著樸素和平凡,而華山則代表著高峻險峭的境界。破云巉絕的青山峰巔,暗示了作者對于追求高尚境界的向往和努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展示了對國家和個人修養的關注,以及對高尚境界的追求。
“滿梳晨起發凋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ǒng
自詠
mǎn shū chén qǐ fā diāo líng, tíng wǔ zhài mén wèi chè jiōng.
滿梳晨起發凋零,亭午柴門未徹扃。
wàn shì wàng lái shàng yōu guó, bǎi jiā píng jǐn dú qióng jīng.
萬事忘來尚憂國,百家屏盡獨窮經。
nán kū dào hè suī wú yòng, guī lǎo zhī chuáng gù yǒu líng.
楠枯倒壑雖無用,龜老搘床故有靈。
mèng lǐ qí lǘ huà shān qù, pò yún chán jué shù fēng qīng.
夢里騎驢華山去,破云巉絕數峰青。
“滿梳晨起發凋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