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如造物假余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如造物假余生”全詩
抱痾不死躋高壽,遇亂能全見太平。
投渚斷鴻常自閔,營巢倦鵲固難成。
乘除亦有堪慚處,記誦文辭誤得名。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嘲》
受福元無一羽輕,
豈如造物假余生。
抱痾不死躋高壽,
遇亂能全見太平。
投渚斷鴻常自閔,
營巢倦鵲固難成。
乘除亦有堪慚處,
記誦文辭誤得名。
中文譯文:
得到的福份沒有一根輕羽,
何如上天造物只借我此生。
抱著疾病不死就能活到高壽,
遇到亂世也能完整地見到太平盛世。
投身于水中,切斷歸鴻常常心懷傷感,
筑巢的鵲鳥疲倦,難以成功。
即便在乘除之間,也有讓人慚愧之處,
背誦文辭也誤了我的名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的自嘲之作,他以幽默和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在人生中的無奈和自省。詩中通過對福份、壽命、亂世等因素的反思,以及對自己文辭記誦的錯誤的承認,展現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深刻認知。
首先,詩中的句子“受福元無一羽輕,豈如造物假余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得到的福份的庸俗和微不足道的看法。他認為自己得到的福份像羽毛一樣輕微,而與上天創造生命相比,自己的存在只是暫時的借用。
其次,詩中的句子“抱痾不死躋高壽,遇亂能全見太平”揭示了作者對生命和亂世的矛盾感受。作者意味深長地表達了即便承受疾病之苦,也希望能夠活到高壽;而在混亂的時代中,能夠保全自己并親眼目睹太平盛世。
此外,詩中的描寫鴻雁和鵲鳥的形象,以及對乘除和文辭記誦的反思,凸顯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自嘲。作者將自己比作投渚的鴻雁和努力筑巢卻困難重重的鵲鳥,展現了他對困境的思考和對自己努力付出的無奈。
整首詩以自嘲的語氣,通過對福份、壽命、亂世和個人努力等方面的反思,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身處境的認知。這種幽默自嘲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更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豈如造物假余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cháo
自嘲
shòu fú yuán wú yī yǔ qīng, qǐ rú zào wù jiǎ yú shēng.
受福元無一羽輕,豈如造物假余生。
bào ē bù sǐ jī gāo shòu, yù luàn néng quán jiàn tài píng.
抱痾不死躋高壽,遇亂能全見太平。
tóu zhǔ duàn hóng cháng zì mǐn, yíng cháo juàn què gù nán chéng.
投渚斷鴻常自閔,營巢倦鵲固難成。
chéng chú yì yǒu kān cán chù, jì sòng wén cí wù dé míng.
乘除亦有堪慚處,記誦文辭誤得名。
“豈如造物假余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