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墻蛩夜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壞墻蛩夜吟”全詩
庭莎欲無色,園樹不成陰。
沾灑孤臣淚,馳驅壯士心。
明朝鏡中發,飽受雪霜侵。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晚》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晚》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冷的湖邊,雁兒剛剛飛落,
破舊的墻壁上,蛩蟲在夜晚吟唱。
庭院里的青草漸漸失去了顏色,
園中的樹木也無法形成濃密的陰影。
我沾濕了孤獨臣子的淚水,
奔波勞碌的壯士們的心靈也受到了傷害。
明天早晨,我將在鏡子中看到白發蒼蒼,
因為我已經飽受了風霜的侵襲。
詩意:
《秋晚》描繪了一個寒冷而凄涼的秋夜景象。詩人通過描寫雁兒飛落、蛩蟲夜吟、青草失色和樹木無陰等景物,表達了秋天的凋零和寂寞。詩中還融入了詩人自身的情感,他沾濕了孤獨臣子的淚水,感受到了壯士們奔波勞碌的心靈。最后,詩人預示了自己將面對衰老和歲月的侵蝕。
賞析:
《秋晚》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凋零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詩中的雁兒、蛩蟲、青草和樹木等形象,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沉的孤寂和無奈。詩人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將個人的感受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示了詩人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遠的啟示。
“壞墻蛩夜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秋晚
hán zhǔ yàn xīn xià, huài qiáng qióng yè yín.
寒渚雁新下,壞墻蛩夜吟。
tíng shā yù wú sè, yuán shù bù chéng yīn.
庭莎欲無色,園樹不成陰。
zhān sǎ gū chén lèi, chí qū zhuàng shì xīn.
沾灑孤臣淚,馳驅壯士心。
míng cháo jìng zhōng fā, bǎo shòu xuě shuāng qīn.
明朝鏡中發,飽受雪霜侵。
“壞墻蛩夜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