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雙松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偃蹇雙松老”全詩
南列紅薇屏,北界綠芋區,偃蹇雙松老,森聳萬竹臞。
余地不忍茀,插援引瓠壼。
何當拂東絹,畫作山園圖。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荷鉏草堂東,藝花二百株;
春風一朝來,白白兼朱朱。
南列紅薇屏,北界綠芋區,
偃蹇雙松老,森聳萬竹臞。
余地不忍茀,插援引瓠壼。
何當拂東絹,畫作山園圖。
譯文:
在齋室的東邊有一座荷鉏修建的草堂,種植了兩百株各種艷麗的花卉;
春風一旦吹來,花朵變得純白和鮮紅。
南邊排列著紅色的薇屏,北邊是綠色的芋區,
躺臥的雙松樹已經年老,茂密的竹林顯得凌亂。
我不忍心將這片土地荒蕪,于是插上了引水的瓠壼。
什么時候能夠拂去塵埃,畫下這座山園的圖景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的齋室景象,以及他對自然美和藝術的熱愛。詩中的荷鉏草堂東指的是陸游的齋室,他在齋室里種植了許多花卉,其中包括兩百株各種艷麗的花朵。春風吹來時,花朵變得純白和鮮紅,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詩中還描繪了齋室的布置,南邊是紅色的薇屏,北邊是綠色的芋區。薇屏和芋區的色彩對比,展現了陸游對色彩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中還提到了偃蹇的雙松樹和茂密的竹林,這些自然景物給人以歲月流轉和生命力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陸游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和不舍,他不忍心將這片土地荒蕪,于是插上了引水的瓠壼,希望能夠保護這片美景。詩的最后一句表達了陸游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夠拂去塵埃,畫下這座山園的圖景,將美好的景色永遠留存。
這首詩詞通過對齋室景象的描繪,展現了陸游對自然美和藝術的熱愛,表達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偃蹇雙松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i zhōng zá xìng shí shǒu yǐ zhàng fū guì zhuàng jiàn cǎn qī fēi zhū yán wèi yùn
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
hé chú cǎo táng dōng, yì huā èr bǎi zhū chūn fēng yī zhāo lái, bái bái jiān zhū zhū.
荷鉏草堂東,藝花二百株;春風一朝來,白白兼朱朱。
nán liè hóng wēi píng, běi jiè lǜ yù qū, yǎn jiǎn shuāng sōng lǎo, sēn sǒng wàn zhú qú.
南列紅薇屏,北界綠芋區,偃蹇雙松老,森聳萬竹臞。
yú dì bù rěn fú, chā yuán yǐn hù kǔn.
余地不忍茀,插援引瓠壼。
hé dāng fú dōng juàn, huà zuò shān yuán tú.
何當拂東絹,畫作山園圖。
“偃蹇雙松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