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霜忽已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霜忽已高”全詩
公孫分布被,范叔共綈袍。
罷亞炊香甑,蒲萄壓小槽。
所慚才已盡,孤詠不能豪。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寒》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寒》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月誰能停留,風霜突然嚴寒。
公孫分布著薄被,范叔共享厚袍。
停止了炊煙的香甑,葡萄壓在小槽里。
我感到自己的才華已經枯竭,無法豪情萬丈地吟詠。
詩意:
《初寒》這首詩詞以描繪初冬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自身才華的無奈。詩中的日月、風霜、公孫、范叔等形象,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作者通過對這些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自身才華枯竭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初冬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的日月誰能駐、風霜忽已高等描寫,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流逝和季節的轉換。公孫分布被、范叔共綈袍的描寫,則通過人物形象的對比,展現了社會階層的差異和人事的變遷。罷亞炊香甑、蒲萄壓小槽的描寫,則通過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枯竭的感嘆。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自身才華枯竭的深刻感慨,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風霜忽已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hán
初寒
rì yuè shuí néng zhù, fēng shuāng hū yǐ gāo.
日月誰能駐,風霜忽已高。
gōng sūn fēn bù bèi, fàn shū gòng tí páo.
公孫分布被,范叔共綈袍。
bà yà chuī xiāng zèng, pú táo yā xiǎo cáo.
罷亞炊香甑,蒲萄壓小槽。
suǒ cán cái yǐ jǐn, gū yǒng bù néng háo.
所慚才已盡,孤詠不能豪。
“風霜忽已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