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忠敢自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忠敢自言”全詩
啼螿如有恨,微火解相溫。
末路真無策,孤忠敢自言。
輪囷肝膽在,白首倚乾坤。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意》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夜意》
瘴地晨霜薄,
郊墟暮雨昏。
啼螿如有恨,
微火解相溫。
末路真無策,
孤忠敢自言。
輪囷肝膽在,
白首倚乾坤。
中文譯文:
瘴地的晨霜薄,
郊墟中夜雨昏。
啼螿聲中似有怨恨,
微弱的火光解暗寒。
至終無路可選,
孤獨的忠誠敢自言。
困于囷(鳥籠)中的心肝膽,
白發老去依靠乾坤。
詩意和賞析:
《夜意》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抒發了詩人面對困境和無奈時的內心感受,以及他堅守忠誠、對世事的思考和對生活的依靠。
首兩句“瘴地晨霜薄,郊墟暮雨昏”,描繪了清晨的霜薄和黃昏時的暮雨,給人一種荒涼、朦朧的感覺。這種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困境相呼應,暗示著他所處的環境和處境并不理想。
接下來的兩句“啼螿如有恨,微火解相溫”,詩人通過描寫螳螂在夜晚鳴叫的聲音以及微弱的火光,表達了他內心的孤寂和渴望溫暖的心情。螳螂的啼叫似乎帶著怨恨,而微弱的火光則勉強解除了一些寒冷。
接下來的兩句“末路真無策,孤忠敢自言”,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境況的無奈和對忠誠的堅守。他認識到自己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堅定地表達內心的忠誠和信仰。
最后兩句“輪囷肝膽在,白首倚乾坤”,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堅定信念和對生活的依靠。他將自己比喻為困于鳥籠中的鳥,雖然被困住了,但他的心、肝和膽仍然在堅守,他依然以白發年華倚重著乾坤,即依靠著天地間的力量。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堅守和對生活的依靠。它表達了一個人面對逆境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境界。同時,詩中運用了描寫自然景色和意象的手法,使詩詞更具有藝術感和意境,給人以聯想和共鳴。
“孤忠敢自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ì
夜意
zhàng dì chén shuāng báo, jiāo xū mù yǔ hūn.
瘴地晨霜薄,郊墟暮雨昏。
tí jiāng rú yǒu hèn, wēi huǒ jiě xiāng wēn.
啼螿如有恨,微火解相溫。
mò lù zhēn wú cè, gū zhōng gǎn zì yán.
末路真無策,孤忠敢自言。
lún qūn gān dǎn zài, bái shǒu yǐ qián kūn.
輪囷肝膽在,白首倚乾坤。
“孤忠敢自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