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元知未易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禍福元知未易評”全詩
湖海凄涼身跌宕,杯觴豪舉筆縱橫。
敢希二頃成高臥,但愿諸公致太平。
波暖龍舟泝清汴,道邊扶杖眼猶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意》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書意》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一鳴輒斥不鳴烹,
禍福元知未易評。
湖海凄涼身跌宕,
杯觴豪舉筆縱橫。
敢希二頃成高臥,
但愿諸公致太平。
波暖龍舟泝清汴,
道邊扶杖眼猶明。
中文譯文:
一聲鳴叫即被責斥不敢鳴唱,
禍福之事原本難以評判。
湖海的風景凄涼,人的命運跌宕起伏,
舉起酒杯,豪情萬丈,揮筆縱橫。
敢于寄望在二頃(指一種面積單位)土地上完成高臥(指安享晚年),
只愿大家共同致力于太平盛世。
溫暖的波浪中龍舟駛過清澈的汴河,
路邊扶著拐杖的人的眼神依然明亮。
詩意和賞析:
《書意》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整首詩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詩的開頭,一聲鳴叫即被責斥不敢鳴唱,表明了作者對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困境和壓抑。禍福之事原本難以評判,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確定性。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湖海凄涼和人的命運跌宕起伏的描寫,以及舉起酒杯、揮筆縱橫的場景。這些形象描繪出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感受和對于自己的豪情壯志。通過舉杯和揮筆,作者表達了他對于追求自由和表達的渴望。
然后,作者寄望于二頃土地上的高臥,暗示了他渴望在平安安享晚年。而愿諸公致太平,則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國家的期待,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
最后兩句詩,則描繪了波暖的龍舟駛過清澈的汴河和路邊扶杖的人依然明亮的眼神。這些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希望的感覺,也暗示了即使在世事變遷中,人們依然能夠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社會和時代的思考和期許。在起伏的人生中,作者渴望自由表達,同時也寄望于社會的安定和太平盛世。整首詩給人一種深邃而寧靜的感覺,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社會發展的思考。
“禍福元知未易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ì
書意
yī míng zhé chì bù míng pēng, huò fú yuán zhī wèi yì píng.
一鳴輒斥不鳴烹,禍福元知未易評。
hú hǎi qī liáng shēn diē dàng, bēi shāng háo jǔ bǐ zòng héng.
湖海凄涼身跌宕,杯觴豪舉筆縱橫。
gǎn xī èr qǐng chéng gāo wò, dàn yuàn zhū gōng zhì tài píng.
敢希二頃成高臥,但愿諸公致太平。
bō nuǎn lóng zhōu sù qīng biàn, dào biān fú zhàng yǎn yóu míng.
波暖龍舟泝清汴,道邊扶杖眼猶明。
“禍福元知未易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