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來樂太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十年來樂太平”全詩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聽風聲雜雨聲。
四海故人強半死,一襟清淚對誰傾?新春要覓燒丹處,不住青城住赤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風雨》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雨》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七十年來樂太平,
白頭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
更聽風聲雜雨聲。
這首詩詞以風雨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慨。詩的開頭,作者提到自己七十年來一直享受著太平盛世的安樂,但接下來卻轉向描述白頭父子在春耕時的景象。這種對農耕生活的描繪,既是對平凡生活的贊美,也是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接著,作者因思考世事和自身遭遇而感到悲傷。他傾聽風聲和雨聲,這里的風聲和雨聲可以理解為世間的喧囂和變幻,也可以代表人生的起伏和不確定性。通過傾聽這些聲音,作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世事的無常和自身的脆弱。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四海故人中有一半已經離世,他們的離去使得作者內心充滿了悲傷。他的胸襟中充滿了清淚,但他不知道應該向誰傾訴。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新春的期待,他要去尋找燒丹的地方,這里可以理解為追求永恒和不朽的境地。作者表示不愿停留在青城,而要去住在赤城,這里可以理解為追求真實和堅定的信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風雨和春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慨。他通過傾聽風聲和雨聲,深刻地感受到了世事的無常和自身的脆弱。同時,他也表達了對逝去的故人的思念和對新春的期待,以及對真實和堅定信念的追求。整首詩詞既有對平凡生活的贊美,也有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七十年來樂太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yǔ
風雨
qī shí nián lái lè tài píng, bái tóu fù zǐ shì chūn gēng.
七十年來樂太平,白頭父子事春耕。
yīn sī shì shì bēi shēn shì, gèng tīng fēng shēng zá yǔ shēng.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聽風聲雜雨聲。
sì hǎi gù rén qiáng bàn sǐ, yī jīn qīng lèi duì shuí qīng? xīn chūn yào mì shāo dān chù, bú zhù qīng chéng zhù chì chéng.
四海故人強半死,一襟清淚對誰傾?新春要覓燒丹處,不住青城住赤城。
“七十年來樂太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